第四十二章:各人心思(第2/3頁)
章節報錯
“快些走吧,莫驚嚇到我的魚兒。”
“是是是,我們這就走。歐陽師兄您慢慢釣。”
另一道也是年輕男子的聲音,有些討好地說道。
歐陽仲錦聽得出,那是他所在的、回宣學院三年級的兩位小師弟,他們經常有在這河邊背書。
之後,隨著他倆漸行漸遠的腳步聲,傳來陣陣的議論。
“你明知歐陽師兄不喜歡有人攪擾,還非得出聲,真是自討沒趣。”
“我也不是故意的啊,就是覺得奇怪嘛。天天只見歐陽師兄在釣魚,卻從不見他拎著魚兒回學院。你說,他到底有沒有釣起過魚兒來?”
“你管呢,書都沒背好,管得閒事兒倒寬。歐陽師兄的事兒,也是我們能管得著的?學院自山長至以下的山師們,誰能管得了他來?”
“也是,歐陽師兄相貌出色、文才出眾,歷年來考核都是第一。莫說他是日日出來釣魚,就是日日睡覺,只怕那些山師們,亦不會多言他半句。就是他總不務正業,盡學著東敖人,吟風弄月,學什麼詩詞歌賦……”
“噓……小點兒聲,莫讓他聽了去。山師可是說過:他那叫雅趣兒……”
聽了一耳朵的歐陽仲錦,外表仍舊維持著飄飄欲仙,不為凡俗所動的穩重之風,心內卻是撇嘴冷嗤。
這些個學弟們,什麼也不懂。
東敖崇文,三五好友相聚間,一步、一景,皆可入詩、作畫,實是令他心生嚮往。
不像他們延朝,三五聚攏,不是舞刀弄劍,就是切磋比較,實乃莽夫是也。
即便是在這回宣學院中,說得是習文以助國力,效仿東敖尚文之風,結果呢?依舊是武多文少。
世間渺渺何其廣,知音遙遙終難覓啊。
就連自己的兒伴兼好友——司寇繼昭,都無法做到與自己詩樂相和、畫琴共諧。唉……
正當歐陽仲錦心內慨嘆自己孤獨、寂寞、曲高和寡之際,就見河對岸,款款行著一白裙素披、淡雅恬靜,相貌十分出色之女子。
他瞟了一眼,就收回了視線。
這又是誰家的千金,不顧世俗禮教,跑出來拋頭露面、丟人現眼來了。
女子,就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用心學好如何掌理家事即可,瞎出來跑什麼?
水銀不知已被人腹誹自己的行為,她任由冷風將身上的披風吹得獵獵作響,依舊信步由庭地走著。
她在反思自己。
自打離開聚城,她們主僕二人將“病人”送到界山某處山腳下之後,水銀便將他們放下,留下個有銀、有水、有乾糧、衣物的包袱,最後再為他們針灸一次之後,便離開了。
沒有為他倆準備身份文牒,進了山,不用那東西,帶回國反而麻煩。
她只在他倆旁邊的一棵樹上,畫下了一個前進的箭頭。
一刻時之後,他倆自會醒來。
已經被關押瞭如此之久,他倆肯定不會再在延國逗留,而是直接翻山回國。
至於回去了以後怎麼交代,那就不關她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