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村莊呆了六日後,畫眉終於迴轉。

水銀便帶著她和籠中金雕,在司寇繼昭安排的兩名護衛保護下,踏上了去往延國都城——聚城的方向。

水銀懶怠騎馬,反正她不著急,便僱了車馬,整日縮在車榻內,更較平日裡,沉默了許多。只在偶爾逗弄那對長大了許多的金雕時,才會感覺心情好些。

不過,任何時候,她的耳朵都並沒有閒著。

現在走的這條路,比她們來時更近、更寬、更平坦,所過城池也更多。

相對的,行人也更多。

這日,四人在路邊茶鋪歇腳,就聽鄰桌几個身穿單皮無毛短褂、耳墜木圈、明顯是畜牧之人的小聲議論。

“最近糧價怎麼漲那麼快?這還要不要咱老百姓活了?”

“就是,各種稅賦年年加,不但加價還加種類,這眼看又要入冬,糧價卻莫名地漲起來了,這可怎麼辦哪?”

“什麼莫名其妙漲的?聽說,是東南方向過來的糧商收的!今年夏天,他們那兒不是遭了水災嗎?許是收糧準備過冬吧?”

“荒謬!他們再遭水災,也是產糧重地,何至於就跑到咱們這兒來收?”

“你是不知道吧?他們不但收糧,還收牛、馬、羊呢。給的價還不低。”

“對啊,咱們可以賣些牲畜給他們嘛,用那錢再買糧,也還有得剩不是?糧價再漲,還能漲過那些牲畜去?哪至於就餓著了?”

“倒也是,本來每年入冬前,就要處理掉一批牲畜,現在好了,有了他們大量收購,這價啊,也能提起來些。倒也不虧。”

“那咱們拖段時日再賣吧?沒準他們收不著,就會把價提得更高些了呢?”

“對對對,這位兄臺說得對。肯定不少人都像你說的那樣,留著沒賣呢。所以糧價才會漲得這麼快。”

“咱們就再拖一段時日,等他們糧食收的、搶的差不多了,糧價回跌的時候,咱們再高價賣了牲畜,豈不還有得賺?”

“噓……小點兒聲,莫讓人聽了去,到時都跟著學,咱們可就血本無歸了。”

水銀品著茶,低垂的眼眸中,光芒微閃。

她再借添茶之機,悄覷對面的那兩位護衛,見其二人聞鄰桌之言後,望了眼東南方向,嘆氣。

她遂收回視線。

之後的一路上,過路人的交談之聲裡,這類的言談也比其它的要多。

再至下一座城池之時,水銀就在馬車上聽見城門口的吆喝聲。

“募兵啦,募兵啦!今年到了歲齡,還沒有服兵制的趕緊來報名啦。每個來報名的,都可以領二兩銀子、一斤米糧回家,以後,每個月也能領到,還發你吃、發你穿,家裡人的日子就會好過啦。”

“這位大人,小人現在報名,就能馬上領到銀子嗎?二兩?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來來來,在這兒填上你的名字和家住在哪裡,父母家人叫什麼名字,填完,馬上就能給你銀子,還可以再領一斤米糧。”

“那太好了,小人這就填。不過……大人,小人們會被分到哪兒去當役啊?”

“那我就不知道了,到時候統一操練,再往各個地方發唄。哎呀,那些你不用操心,去哪兒,都有月銀,擔心什麼?”

“也對,那小人填。填完就能把糧食拿回家了。還有錢。”

“小人也……”

而另一邊,又傳來一個少年人的聲音。“大人,你抓我做什麼?我才十六,不滿十七呢。我不要現在就去當兵!”

大人回覆他。“現在募兵制的年齡改啦,滿十六就得去,不去也得去。你趕緊去登記!再磨蹭,等強行招募的時候,沒銀子、沒米糧,還得有頓打!”

“怎麼就改了啊?這咋能說改就改啊?還讓不讓咱老百姓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