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生電子、金正股份、銀傑科技’這主要專注於銀行、保險、證券交易系統的三劍客也不差吧?”

“嗯,應該也是牛市直接收益的股票,就是感覺彈性要比‘東方財富、同花順、大智慧’這三支股票要差一些,而且未來的預期空間,業績彈性,應該也要差一點吧?不過‘衡生電子’這支票,還有一個隱藏的‘阿狸巴巴’概念可以炒,就是不知道後市這個概念能不能得到主力資金的認同。”

“‘華信證券’呢?這支票應該還是市場主線行情的中軍股票吧?”

“‘華信證券’代表證券板塊,也是證券板塊的絕對龍頭,應該也是整個市場‘大金融’主線的估值中樞吧?”

“‘華信證券’不錯的,就是流通盤實在太大,每日的成交額也是大的離譜。”

“對的,天天都是100多億的成交額啊,這個成交額,要是分散在一眾的中小盤股票上,可以拉板好幾十支中小盤概念股票了。”

“可惜目前整個市場的主力資金群體,貌似都不太喜歡中小盤的概念股票?”

“對,整體上,還是權重大盤股票的行情。”

“主要是權重大盤股票,估值都很低吧?”

“也不能這麼多,‘大消費、有色週期、石油化工、煤炭、醫藥商業……’這些低位主線的大盤股票,估值也很低啊,而且很多都破淨了,不也還是不漲嗎?準確的說,強勢的……只有‘大金融’、‘大基建’這兩大核心主線上的權重大盤股票。”

“那說明市場主要的炒作邏輯,其實還是‘牛市’這個預期邏輯,對吧?”

“也可以這麼說……”

“還有最為核心的‘新時代路上、海上絲綢之路’和‘央企國企改革重組’這兩大核心概念題材主線呢,整體來說,市場最為核心的炒作方向,其實就是牛市預期催生的‘大金融’投資主線,以及剛才提到過的兩大概念題材主線。”

“嗯,‘新時代路上、海上絲綢之路’和‘央企國企改革重組’兩大概念題材主線催生的‘大基建’主線行情,感覺已經漲了大半年了啊!”

“只要預期沒有兌現,還有持續的利好,憑什麼不能繼續漲?”

“去年創業板指、中小板指為主導的‘網際網路金融’、‘智慧手機產業鏈’、‘國產軟體’、‘手機遊戲’等‘小盤成長股’行情,不也貫穿了大半年,乃至一年的行情嗎?現在只能說……風水輪流轉吧?”

“咦……這麼想的話,也對,去年是創業板、中小板的牛市,今天是滬指、A50指數的牛市,難怪我說今年權重大盤股票的行情,始終要遠強於中小盤股票呢,原來是中小盤股票早就提前漲了。”

“對的,準確的說,主機板才算是補漲。”

“那麼,牛市的起點,應該從哪裡算起呢?從去年創業板行情開始爆發的時候嗎?”

“這麼說,牛市已經延續了一年半的時間了?”

“嘿嘿,肯定啊!還記得去年蘇總髮表的那一篇有名帖子嗎?那時候蘇總就說牛市已經在路上了!”

“臥槽,這麼說……我特麼真是後知後覺啊!”

“實際上,滬指衝破3000點以來的這段行情,應該算作是市場全面牛市的開端吧?”

“不管怎麼說,反正這個時候,持續買進就對了,依託著‘大金融’、‘大基建’主線進行做盤就對了。”

“已經是全面牛市了嗎?”

“肯定是全面牛市了啊,看好年末滬指上4000點。”

“都8000億的兩市成交額了,還不是全面牛市?”

“哎,要我說,還有錢可以買,還有倉位的,也別去選什麼龍頭股票、熱門股票,分析那麼多了,直接逮著一支股票買就行了,全面牛市的行情,基本上,不是特麼爛的股票,最終都是漲的。”

“已經滿倉了,不過不影響我繼續融資買入。”

“融資買‘華信證券’啊,這應該是目前最為確定性的投資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