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跟風蘇總執掌的‘禹航系’拋售的其它主力資金,實在太多了。”

“對的,跟風盤,實在太誇張了。”

“降低預期,先看3500點吧!”

“我覺得3500點真不一定能撐住,說不定今天滬指就跌到3500點了。”

“不管回撥到多少,整體來說,市場的牛市格局,應該還是在的吧?”

“那肯定是在的啊,市場的中長線邏輯,肯定也是沒有問題的,就拿蘇總執掌的‘禹航系’主力基金來說,他們也應該只是減倉,而不是清倉。”

“蘇總都明確表示市場的長期走勢是在牛市中了,肯定不會在這個位置清倉的啊。”

“那就好,既然牛市的格局還在,且牛市的趨勢還沒有被破壞的話,那我就安心繼續持倉了,只要牛市還在,怎麼跌下去的,就會怎麼漲回來。”

“只是估計要等一段時間,指數才會有所反轉了。”

“不怕,我們散戶最不值錢的,不就是時間成本嗎?”

“對的,我覺得這個時候,還是要保持牛市的投資思維才行,還是越跌越買,我就不信了,指數會重新跌回2000點。”

“跌回2000點肯定不可能,跌回3000點,我感覺是可能的。”

“應該不至於吧?又跌回牛市的起點?”

“只要能夠維持在3000點以上,就不用怕吧?”

“還是先看今天,或者近期的市場行情會怎麼走吧?”

“唉,主要是‘大金融’、‘大基建’這兩大核心主線,對於市場行情走勢的拖累,實在太大了。”

“誰叫這兩大主線,是市場中體量最大的權重主線呢?”

“‘大金融’、‘大基建’這兩大主線,雖然說跌的時候,對於市場行情的走勢拖累大,但等這兩大主線中短期調整完成,再進入上漲階段的時候,對於市場行情走勢的帶動作用也很大的,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嘛。”

“這倒也是,其實還得看當前‘高低切換’的這條路,能不能走出來。”

“對的,如果‘大消費’、‘醫藥’、‘有色週期’、‘石油化工’、‘移動網際網路’、‘智慧手機產業鏈’……這些相對低位的主線領域,能夠替補上來,完成對‘大金融’、‘大基建’兩大權重主線行情的輪動,那麼我覺得指數在3500點上方,應該就能穩住了,反彈、或者反轉也應該很快。”

“目前看情形,資金是有在向一眾低位主線匯聚的痕跡,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好像凝聚的賺錢效應不夠啊,而且這些低位主線,感覺對比‘大金融’、‘大基建’主線,除了籌碼結構上的優勢以外,其它的諸如估值、基本面、業績爆發……等等因素上,完全沒法相比啊,總是感覺這些低位的主線領域,還是缺少炒作的動力和股價持續向上的推動力。”

“難道股價上漲的唯一條件,不是主力資金的推動嗎?”

“股價上漲的最直接反應,肯定是資金的推動,但你猜資金為何要聚集推動股價上漲呢?還不是由其基本面、業績爆發預期、訊息面導致的基本面轉變預期……這些因素所決定的嗎?”

“籌碼結構優勢,也算得上是一個大優勢了吧?”

“可以這麼說,但是基本面不反轉,籌碼結構上的優勢,也只能是支撐一箇中短期的反彈而已,形成不了反轉的行情走勢啊!”

“厲害,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大消費’、‘有色週期’、‘石油化工’、‘醫藥’、‘移動網際網路’、‘智慧手機產業鏈’……這些低位主線,還是沒有到行情徹底反轉的時候嗎?”

“至少目前來看,這些之前相對弱勢的市場主線,的確基本面是沒有太大轉變的。”

“那就只能看反彈了。”

“我咋覺得反彈都不一定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