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海想了想,說道:“還是再持倉看看吧,市場分化的開始,並不等於就是行情中短期見頂的開始,市場這麼強的牛市基礎邏輯,這麼強的情緒支撐,就算場外新增湧入的資金群體,明顯有所減弱。

按照趨勢的慣性,市場行情也是能夠繼續向前發展一段時間的。

更何況,前面市場也不是沒有過這種分歧。

9月、10月的市場行情走勢。

在‘大基建’、‘軍工’兩大核心主線出現階段高點,陷入橫盤震盪階段的時候,市場也出現過這種分化走勢,許多個股的盤面,也出現了明顯的放量滯漲形態,乃至明顯的回撥走勢形態。

然而,你現在回過頭去再看呢……

是不是市場經過那一波短暫的橫盤調整,又接連創出新高了。

當時許多在‘大基建’、‘軍工’主線上,止盈的大批次資金,後續是不是又完全踏空了此輪行情了?

所以啊,我覺得只要市場的牛市底層邏輯沒有問題。

只要宏觀基本面,以及市場資金面,依然是在中長期上,持續向好的,那市場的短暫調整,或者說許多核心股票的盤面分化走勢,就不可怕。

所謂調整,是為了後續漲得更好。

回過頭去看,9、10月份,那些創出階段新高的‘大基建’、‘軍工’主線熱門股票,現在是不是又創出新的高度空間了,當時大家以為階段高位,現在看……是不是已經是階段低位了?

凡事,都有兩面性。

既然,咱們基金產品,當前具備足夠的成本優勢。

且市場的長線投資邏輯,也沒有本質變化。

那麼,我們不妨繼續保持靜態持倉,讓利潤繼續奔跑,等待著市場行情走勢形態進一步明朗化再說。”

“好的!”餘磊點了點頭,並沒有反對。

其實他內心裡,對於市場可能存在的調整,其調整時間和空間,也是比較模糊的。

再者,柳冠海分析的繼續持倉邏輯並沒有錯。

所謂牛市之中,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這在之前的主線行情演變中,是經過充分驗證的。

他並不確定,這個時候的市場流動資金面,是不是已經到達多頭的極限了。

也不太確定正被市場炒得火熱的‘大金融’、‘大基建’、‘軍工’幾大主線,在今年度大幅暴漲後,是不是已經兌現相應基本面轉變的預期了。

當然,更讓他猶豫的……

還是下個月央行貨幣政策會議,降息、降准將是大機率。

一旦央行降息、降準,整個宏觀資金面逆轉,市場的資金面流動性肯定還會進一步地暴增,且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給市場帶來數以萬億規模的新增投資資金,而資金面的徹底轉變,很難不進一步地刺激市場的整體估值和行情走勢。

也就是說,當前不管從哪個方向分析。

預期都還沒有到頂。

換句話說,他覺得市場可能會進入中短期的調整,只是鑑於當前盤面走勢表現出來的盤感,而並無實質的底層邏輯支撐。

如果單憑心中陡升的盤感,就勸說柳冠海作出全減倉止盈的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