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關注,並大舉買入的股票,其硬性邏輯,不會差。

只是不知道‘網際網路線上教育’的這個投資方向上,是不是又有什麼風聲了?但不管有沒有什麼訊息面的風聲,既然葛老大在‘全通教育’這支股票上,大舉搶籌增倉了,那麼這支票,我們還是應該重點關注一下的。

可以看看‘網際網路線上教育’這條概念題材,後續到底會怎麼走。”

“好的!”周堪仔細聽著徐詳對於兩市龍虎榜單的解析,沉思了片刻,又說道,“老大覺得‘華科曙光’這支票的走勢,已經到強弩之末,那麼,‘滬市鋼聯’和‘滬市三毛’兩支股票的走勢呢,能不能走出來?”

徐詳說道:“這兩支票,能不能走出來,得看後續‘大金融’、‘大基建’兩條主線,怎麼演繹了。”

“老大覺得呢?”周堪繼續問。

徐詳琢磨了一會,說道:“按理來說,這個時候,‘大金融’這條線,在訊息面上,在大家傳言的12月份央行降息、降準的訊息沒有變得徹底明確之前,是有一定的訊息面真空期的。

而訊息面的真空期。

單靠牛市的這個預期邏輯,以及市場本身的做多情緒。

在‘大金融’這條線,短期已經暴漲過高,技術面背離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想要繼續突破大幅上漲,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極大機率,會在這個位置,保持橫盤震盪走勢吧。

畢竟,場外待入場的資金群體,依然還很多,資金面寬鬆後,增量資金群體的潛力,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

所以,作為市場確定性比較高的核心主線,跌是很難跌下去的。

而如果整個‘大金融’主線保持橫盤震盪態勢的話,那麼……其內部行情,肯定會分化,也就是大機率前面滯漲的概念成分股票,會逐漸補上漲幅,跟上相應的板塊指數,而已經完成了一波暴漲,股價處在了相對高位,且已經大幅累積了天量獲利盤和解套盤的核心權重股票,則走勢,應該會相對弱勢。

換句話說,‘大金融’主線領域的‘高低切換’態勢。

應該會越來越明顯。

且如果如此的話,像‘滬市鋼聯、天宇資訊、華科金財……’這些之前落後的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股票,應該是有很好的表現機會的。

其實,這可以參考這段時間,‘大基建’主線和‘軍工’板塊走勢的。

自從市場核心主線,從‘大基建’、‘軍工’轉移到‘大金融’主線上之後,‘大基建’、‘軍工’兩條線,基本是處在一個箱體震盪走勢裡面的,且其各板塊領域,也進行了一波明顯的‘高低切換’行情走勢。

總之,在市場牛市格局,不會大變動的情況下。

哪裡具有最高的投資、炒作價效比,哪裡就會是資金群體接下來集中炒作的地方,循著這個邏輯線去思考,大機率是沒有錯的。”

“老大說得有道理。”周堪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我們主力基金產品的持倉結構,要不要調整一下?”

徐詳回應道:“不用,市場交易中,往往躲開了調整,也會躲開利潤,咱們基金的核心持倉權重,本來就已經在‘大金融’、‘大基建’兩大核心主線上了,沒有必要再去調整,像這種主線行情橫盤階段的‘高低切換’形態轉換。

只是主線行情領域內,弱勢股票的補漲行情而已。

等到弱勢股票補漲完成,整個主線行情的估值水位,重新達到一致。

在主線行情的預期還在持續變化,或者預期越來越明朗化,盤面上的獲利盤和解套盤籌碼,大量被清理後。

大機率,行情還是會繼續回到這些領漲的權重龍頭、行業龍頭股票上來的。

如果我們這個時候調整了持倉結構。

難道後續又要在行情變化中,去騰挪轉換,追回賣出的籌碼嗎?

如果咱們當前基金的體量還想2年前那樣,只有二三十億的規模,大可以如此操作,但現在咱們基金的規模,已經是200億以上的規模了,再這樣騰挪轉換,去抓市場的短線行情機會。

極大機率會減了芝麻,丟了西瓜啊!

就像現在‘禹航系’這股資金,為什麼越來越難以出現在兩市龍虎榜單上了。

且其交易的個股,為何越來越偏向市值幾百億、乃至千億規模的權重大盤、行業龍頭股票了?

是他們看不上市場中,連續漲停的一眾概念股票嗎?

不是,是他們當前的基金體量,已經過於龐大,無法做到像這家機構剛成立那半年時間一樣,快速騰挪轉換,去瘋狂追逐短線行情了。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已經做不到了。

同時,就算用小倉位資金,去追逐短線行情,賺到了部分超額利潤,對於整個基金淨值的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