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千億規模,你能接得住嗎?(第1/2頁)
章節報錯
“只要錢老不嫌棄,那我就是你的學生。”蘇禹微笑地道,“只是不知錢老這次專程來禹杭,在這裡約見我,是所謂何事?”
他不知道對方約見自己,是想幹嘛。
但既然錢仲謀親臨,且周博陽還親自到他公司堵門,就說明對方來意,絕不簡單。
錢仲謀笑著道:“之前偶然聽聞邢主任提起你,說你是國內金融界後起之秀中難得的市場交易天才,正巧這次來禹杭開會,好奇心作祟,就想著見一見伱,畢竟這麼多年,我可難得聽邢主任這麼誇一個人。”
“邢主任?”蘇禹心頭有些疑惑,仔細琢磨、回憶了一陣,方才試探性地問道,“錢老說的是……證監會基金管理部的邢主任?”
“對!”錢仲謀微微頷首,“一度我還以為你們倆人有什麼連帶親戚關係來著。”
蘇禹聽見這話,心頭可是嚇了一跳,急忙輕咳了一聲,回道:“那不能,我跟邢主任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都還沒有跟錢老你熟悉呢,畢竟我跟錢老你算是見過面了,但跟邢主任,最多隻是互有耳聞而已。”
“別緊張,我也只是開個玩笑。”錢仲謀笑了笑,說道,“老邢的脾性,我還是瞭解的,你若真是他什麼親戚來著,他在正式場合,肯定跟你撇的一乾二淨,絕不會幫你說任何一句好話。”
“錢老真的只是來禹杭開會?”蘇禹盯著錢仲謀的眼睛,明顯不信。
他雖然經過一年的努力奮鬥,當前在國內金融界有了一點小名氣,也有了自己的一點小小商業根基,但這在‘華投集團’、‘匯金公司’這樣的國內真正資管巨頭機構眼裡,依舊也不過只是一個小人物。
而對比他這樣的小人物。
掌管整個‘匯金公司’資管系統,手握幾千、上萬億投資資本許可權的錢仲謀,則就是真正的國內金融界巨頭,真正的大人物了。
大人物在行程安排中,直接讓秘書堵門,邀請他到這裡見面。
原因只是好奇他這麼一個人物,單純想了解一下,這怎麼想……邏輯也絲毫不通。
“呃,蘇總……”眼見蘇禹眼裡的疑惑,坐在一旁,一直沒說話的秘書周博陽不由輕輕咳嗽了一聲,將話接了下去,解釋道,“其實錢老此來,也不單純只是想見一見你,還想聽一聽你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後續發展有什麼看法,還有對國內的投資者生態環境,投資風格……等等系列看法。”
錢仲謀聽見周博陽的解釋,微笑地點了點頭,也繼續說道:“不錯,小周說得對,我主要是想聽一聽你對國內金融市場後續發展的一些看法,經過我瞭解,你們‘禹航投資公司’最近一年發展得很不錯,你所管理的好幾支基金產品,在業績表現上,也相當不錯,所以想來……你在交易上,以及對於國內金融市場的某些認知上,應該是有相當獨到的一面的,我想聽一聽你的想法。”
“我們‘禹航投資公司’最近一年的成功,不具有普遍性,其實是相當偶然的。”蘇禹不知其具體目的,只能微笑地謙虛回應,“而且我年紀輕,市場交易經驗,還是不足的,在錢老你面前,不敢妄議市場的後續發展和生態問題。”
“無妨!”錢仲謀笑著道,“咱們隨便聊聊,就當開會時候的學術交流怎麼樣?說不好也沒關係,畢竟咱們今天說的話,都是私下閒聊,沒人會在意。”
“對,對!”秘書周博陽也急忙點頭道,“就當私下閒聊。”
蘇禹微笑地看了看二人,見倆人眼中都有些期待,想著說一說也沒什麼壞處,同時,有些交易上的想法和市場看法,他本身也想跟錢仲謀這樣的業內大佬和前輩交流一下看法,不由便點頭應了下來,說道:“既然錢老不嫌棄,那我就按照我的想法,簡單說一下了,不對的地方,還望錢老能夠指正。”
“好!”錢仲謀很是欣賞地點了點頭。
蘇禹略作沉思,便說道:“錢老剛才問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的後續發展問題,應該說的是當前階段,我國金融市場的一些明顯弊端問題吧?比如說交易制度上的欠缺、投資者結構上的畸形、錯誤的市場投資價值觀引導之類的……”
“差不多!”錢仲謀微笑地道,“你怎麼理解的,就怎麼說,你覺得這些明顯的弊端,或者說發展問題,都是怎麼形成的,又該如何去解決,或者說……就按照當前的市場形態走下去,未來有沒有轉變、轉好的可能?”
蘇禹想了想,說道:“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時間,對比國外的發展時間,其實並不長,不但不長,可以說相當短暫。”
“在我看來,我國的金融市場,還處於發展的最初階段。”
“我剛才所說的什麼交易制度的欠缺、投資者結構的畸形、錯誤的市場投資價值觀……之類的本身弊端,其實在市場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時候,是相當正常的,這一階段的弊端,在國外市場發展階段,也出現過。”
“至於未來這些弊端,會不會轉變、轉好,我認為是必然會轉變、轉好的!”
“哦?”錢仲謀眼神裡攜帶著笑意,問道,“你為什麼這麼肯定?”
蘇禹笑了笑,說道:“因為隨著時間的延長,大家對於金融交易市場的認知,都會變得越來越深入,而且外國的金融交易市場,已經走了一兩百年的時間,我們能夠從其歷史發展長河中,吸取到足夠的經驗,沒道理會越來越差。”
“從經驗中吸取教訓,這確實是我們國家最擅長的事情。”錢仲謀微微頷首,對於蘇禹的這種認知,還是很認同的。
“不過……”錢仲謀頓了頓,又道,“國內金融市場的未來,無疑是美好的,但咱們作為資管機構的投資人員,卻不能只著眼太過遙遠的未來,然後去制定投資計劃,還是得從現實、從當下去分析,去預判,去做交易策略,才能把認知體現在業績和利潤上啊。”
“這就像一支股票……”
“你知道它的股價,在未來極大概念能夠從10元錢,漲到100元錢,但這過程……你並不知道是怎樣的,多長時間能從10元漲到100元你也不確定,可能是1年、2年,也可能是5年、10年,乃至20年。”
“咱們管理的資金,天生就是具有時間成本的。”
“所以,縱然結果確定,時間不確定,對咱們實際交易來說,也是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