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嘛……”
徐詳頓了頓,又說道:“只要市場‘牛市’的格局還在延續,市場的兩市成交額,還是持續不斷地上漲,就算是央行貨幣政策實質轉向的利好落地,‘大金融’失去激進的逼空走勢動力,陷入調整,應該跌幅也不會深。
就像是當前‘基建’、‘軍工’兩大前期的核心主線一樣。
儘管其內部籌碼結構,暫時性的渙散了,且隨著不少利好的落地,許多主力資金群體已經利好兌現,獲利止盈了,但在牛市格局延續,市場資金流動性越來越充裕的情況下,且這兩大核心主線遠期投資邏輯,遠期的預期依然強烈的情況下,一旦往下調整,承接的資金,還是會非常強勁的。”
“老大是說‘基建’、‘軍工’這兩大前期主線,大機率在這種市場走勢形態下,是跌不下去的?”周堪大概明白過來了徐詳話裡的意思,“老大是覺得‘基建’、‘軍工’這兩大核心主線,後續還有大行情嗎?”
徐詳想了想,回應道:“‘基建’、‘軍工’這兩大核心主線,能不能繼續走出第三波主升行情,目前還看不出來,我能看出來的是……這兩大核心主線,應該是很難繼續跌下去的了,畢竟在這麼強的市場活躍資金承接力量下,特別是‘基建’、‘軍工’這兩大核心主線領域的一眾股票其實實質的估值水位並不高,未來預期差依然不小的情況下,很明顯……從‘大金融’主線溢位的部分活躍資金群體,是完全能夠承接住這個盤面的。
還有……
‘新時代路上、海上絲綢之路’和‘央企國企改革重組’這兩大宏觀經濟結構性的戰略政策,可是真正的頂層設計政策。
這樣的頂層設計政策,後續肯定還有無數配套的利好政策出爐。
也就是說‘基建’、‘軍工’主線領域,後續的訊息面利好鐵定是不缺的,其領域內的預期差,完全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更何況,國防開支提升,軍工企業改革,基本是已經明確的路線。
幾年、十年大機率都不會變的。
這樣長時間的預期,主線行情自然不可能只走這麼一波,或者短短几個月時間,就徹底結束了。
還有就是‘大基建’方向的政策導向,以及地產樓市的變化。
其對相關產業鏈公司的業績促進作用,本來就是具有相對滯後性的。
像房地產企業,一般樓市火熱之後,第二年、乃至第三年,才會傳導到企業的利潤報表上去。
這也就意味著行情的延續性,也不可能就是短短的兩三個月,乃至一個季度的時間。
牛市的格局延續下。
‘基建’、‘軍工’這兩大核心主線,未來一定還有被主力資金集中炒作的機會,也大機率能誕生更大的主線性行情。
當然了,當前看,這兩大核心主線的調整形態,並沒有結束。
許多聚集於這兩大核心主線領域的主力資金群體,在‘大金融’主線持續逼空走勢的刺激下,還在流出,持續地向‘大金融’主線領域匯聚。
具體這兩大主線,後續能不能再一次走出來。
得看‘大金融’主線預期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後,盤面分歧再一次增大,且對整個市場的活躍資金流虹吸效應降低的時候才能知道。”
“那‘科技成長’這條線呢?”周堪問道,“我覺得對比‘基建’、‘軍工’這兩大核心主線,‘科技成長’這條線,按理來說,預期差更大,未來的預期更強吧?而且‘科技成長’這條線,也調整蠻久了,不考慮6月份的那一波強勢反彈,‘科技成長’這條線調整的起點,應該是去年年末的時候。
實際上,去年創業板指能夠走出指數翻倍的行情,擁有大家稱呼中的‘小牛市’形態走勢,也完全是靠著‘科技成長’這條大主線在帶動。
且在調整了幾乎一年時間後。
去年爆炒留下的高估值,在許多核心股票今年業績持續高增長的消化下,已經基本又回到了合理的區間範圍內了。
而當前市場已經進入了牛市的形態。
按照牛市形態中,投資者的信心和預期,這些高成長股票的估值,是理應要往上高估一程的。
所以,我覺得‘科技成長’這條主線領域的機會。
後市應該不會比老大剛才提到的‘基建’、‘軍工’主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