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間,關於‘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的份額。

其場外市場上的轉讓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於此時,達到了對比上一次‘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公佈淨值時溢價80%的位置,且依舊是有價無市,令國內資管業內,以及整個基金投資圈內,都是無比震撼。

“真是瘋了吧?這距離上一輪‘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公佈淨值的時間,還不到3個月,而且在這三個月裡,滬指上漲幅度,也就不過23%左右,場外市場,關於‘禹航系’幾支主力基金產品的份額轉讓價格,竟然能炒到溢價80%的地步!”

聽聞場外市場上,‘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份額如此誇張的溢價轉讓價格,此刻,許多基金投資內部群裡,有基金經理忍不住感慨。

“嘿嘿,關鍵還是有價無市啊,就算是溢價到了80%,賣的人也很少。”

“千億規模的基金產品,想要持續跑贏市場指數,已經是極難的事情了,更別說三個月裡,80%的業績增長幅度了,按照場外市場上,關於‘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份額的溢價轉讓價格,應該已經是遠超當前‘禹航系’基金產品淨值表現了吧?”

“目前‘禹航系’幾支主力基金產品的淨值表現如何,除了其公司內部人員,沒有人知道,不過想一想,怎麼也不可能比上一次增長80%。”

“最多有個40%左右的淨值增長,就很逆天了。”

“也不知道這些在場外市場上,高價瘋搶‘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份額的老闆們,到底是什麼心理?”

“賺錢啊,就算‘禹航系’幾支主力基金產品當前的實際淨值表現,只比上一次淨值公佈的時候,增長了40%左右,用30%多的溢價條件,買進‘禹航系’的主力基金產品份額,實際上,也不存在虧損太多,按照‘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的歷史淨值表現,拿一段時間,鐵定是能賺錢的。”

“數不可能漲到天上去啊,千億規模以下的基金產品和千億規模以上的基金產品,不管是操盤思路,還是淨值體現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我是不信‘禹航系’的幾支主力基金產品,在如此龐大的規模下,還能遠超市場指數表現,形成業績的持續高速增長。”

“我也不信,可每一次不信,每一次在‘禹航系’幾支主力基金產品業績公佈的時候,都被打臉啊!”

“反正要我溢價30%以上去買‘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的份額,我是怎麼都不會幹這事情的,有這錢……在二級市場上自己買不好嗎?”

“嘿嘿,二級市場上自己買,那還真不如把錢交給‘禹航系’的這位蘇總打理強呢。”

“是不是高位接盤,年末的時候,等到‘禹航系’幾支主力基金產品再公佈市場淨值的時候,就知道了。”

“按照最近這些交易日,‘禹航系’這股主力資金在市場上的調倉動靜,年末‘禹航系’幾支主力基金產品的業績表現,應該基本算是跟證券板塊繫結了。”

“也不能這麼說,之前‘禹航系’這股資金在‘基建’、‘軍工’主線領域的持倉佈局,成本可是很低的,而且大家並不知道這股主力資金,到底是在什麼階段,對‘基建’、‘軍工’等核心主線進行減倉的,雖說‘基建’、‘軍工’這些前期熱門主線,在最近一個多月裡,始終是橫盤震盪的態勢,沒有如前期那樣持續暴漲突破,但是很多核心股票的走勢,並不弱啊,也是能夠給‘禹航系’資金貢獻不少利潤的。”

“其實‘禹航系’這股資金,強的不止是市場主線行情的分析、判斷能力,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這股資金群體所能引導的龐大跟風盤。”

“對的,‘禹航系’這股資金,雖然只有千億的體量,但這股資金在盤面上全面出擊,所能引動的天量跟風盤,卻明顯能夠支撐一條核心主線的短期持續上漲,引來數千億的強力跟風盤給這股資金抬轎,這才是最為恐怖的。”

“‘禹航系’這股資金對於盤面的引導能力,真是比‘國家隊’還強!”

“沒辦法,大家都是在情緒和預期引導下,集中向賺錢效應明顯的主線領域匯聚的,這股資金對於市場趨勢變化的把握,極為利害,也極善於利用自己的席位影響力來凝聚市場情緒和炒作情緒,有這樣的盤面引導能力和跟風盤的影響力,也是正常。”

“目前‘禹航系’主力基金產品,應該算是國內私募基金產品中,獨一檔的存在了吧?”

“可不是嘛,其它私募基金公司的基金銷售部,其員工都是求著客戶投資,到處拼命拉業務,只有他們公司的基金銷售部,是客戶們求著銷售員,想要拿到下一支基金產品的內部申購額度的。”

“這一年多以來,‘禹航系’幾支主力基金產品,不知道創造了多少千萬級的富豪?”

“不得不說,‘禹航投資’這家機構的造富能力,就是獨一檔的。”

“按照‘禹航投資’這家機構的發展,這差不多2年時間,這家機構已經從二級市場上,攫取超過500億的利潤了吧?”

“可不是嗎?”

“接近2年時間,500億的投資利潤,這個利潤體量,堪比國內各大行業的巨頭企業了。”

“國內年利潤能夠達到200億以上的企業,沒有幾家吧?”

“如果範圍限定在民營企業中的話,200億年度淨利潤以上的企業,找不出10家來。”

“一家‘禹航投資’公司的賺錢能力,抵得上一家數千億市值的巨無霸企業了,想起來真是恐怖。”

“關鍵是這成長速度啊,沒有人能夠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