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就是轎子太沉。

不經過盤整,甩一些坐轎的人下來,市場承接的資金群體是抬不動的。

徐詳想了想,說道:“差不多是可以針對‘大基建’這條投資主線進行減倉了,不過這條大主線行情,中長期的投資預期和投資邏輯,還是相當良好的,咱們減倉可以,但沒必要徹底清倉。

同時,在減倉‘大基建’這條主線的時候。

我們也該是著手建立‘大金融’這條主線籌碼的時候了。”

“建倉‘大金融’這條線的籌碼?”周堪微微一愣,問道,“老大,你是覺得‘大基建’這條線進入中短期獲利盤的清洗調整階段之時,‘大金融’這條線,能夠承接‘大基建’這條線裡湧出來的資金,形成市場大主線的高低切換嗎?

可我覺得……

對比‘大金融’這條線的未來預期,以及基本面情況。

恐怕以中小板、創業板成分股為主的‘科技成長’這條線,會更加好一些,說不定‘科技成長’這條線,才是‘大基建’調整之時,承接撤退資金,進行主線高低切換的核心主線發展方向啊!

而且,根據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度的市場表現來看。

滬指和創業板指,一直走的是個蹺蹺板行情的。

再者,‘科技成長’這條線,在‘大基建’最近兩三個月瘋狂虹吸市場內外資金的情況下,其實調整的也相當充分了,是可以重新聚集資金力量,鞏固內部籌碼結構,再誕生出一波主升行情的。

還有就是整個市場上,目前除了‘大基建’這條線的預期以外。

應該說‘科技成長’這條線的預期,在‘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產業鏈’雙核驅動的情況下,也是其它市場投資主線無法比擬的,畢竟,這兩大行業領域,可是真正的增量行業啊,不管是預期業績兌現,還是行業規模增長,都是具備很大想象空間的。”

徐詳微笑地回應道:“‘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產業鏈’這兩大投資主題和相關新興產業領域,確實是當前經濟發展中,最具有想象空間的投資領域,但奈何市場在這兩大領域的未來預期,早早就被打得很滿了。

看看‘科技成長’這條大主線的相應核心熱門股票。

不管是其估值水平,還是股價所在位置,都是遠超市場其它主線板塊的。

雖說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調整,很多股票的技術形態,已經走得很好了,但是在預期上,還是差了那麼一點意思啊!

當前,市場內外,廣大投資者群體的目光,絕大多數,還是聚焦在主機板方向上的。

且‘科技成長’這條線,在連續幾個月的調整中,失血過於嚴重,在市場廣大投資者群體對於這條線的預期,沒有新的突破,同時此領域許多核心熱門股票,業績預期沒有跟上來的情況下。

這個方向,還是很難快速凝聚起足夠的情緒和一致性預期。

最終承擔市場突破的先鋒力量,承接住‘大基建’這條線上湧出來的天量資金的。

對比‘科技成長’這條線。

很明顯,當前階段,‘大金融’這條線,看似羸弱,其實其潛在爆發力,是明顯更更強悍一些的。

首先,兩市成交額已經站穩3500億了。

對比年初普遍不到1500億的整體量能表現,以及去年低高峰時,依舊不到2000億的量能表現。

這個幾乎增長了一倍的量能,是能夠給各券商機構,帶來大幅利潤增長的。

其次,兩市融資餘額的暴增,這也能給券商機構帶來非常豐厚的利潤增幅。

最後,看看今年度滬指的漲幅,就以現在的位置看,滬指也已經從年初的2000點附近,漲到了現在2800多點的位置,上漲了接近40%了。

而在今年中,對指數貢獻最大的,則就是‘大基建’這條核心市場主線。

‘大基建’這條線,涵蓋的可是主機板方向,很多權重藍籌、白馬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