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牛市的征程(十六)!(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錯,說得很好啊!”蘇禹聽完張國兵的分析,臉上堆滿了笑容,大讚道,“國兵在交易策略上的思考,已經具備一定的大局觀了,的確,我們雖然是交易員,但我們的眼睛裡,還是不能只著眼於眼前的股價漲跌,要明白市場的預期變化、趨勢走向變化,並在以擴大賬戶盈利為最終目的的前提下,進行合適的盤面誘導和交易操作。”
“一個人的目光、眼界,是決定其成就的根本。”
“只能著眼於當前市場變化,著眼於眼前股價漲跌的交易員,可能是個優秀的交易員,但絕不是一個偉大的交易員。”
“而要想成為一個偉大的交易員。”
“要想突破賬戶資金體量的限制,成為一個百億級別,乃至千億級別的資管經理,甚至萬億資管級別的頂級操盤手,那麼就必須具有大局上的眼光和格局才行,這是制約一個交易員所能掌控的資金體量,最為關鍵的一項能力因素,也是制約很多業內資管人士發展的最大一個能力因素。”
“為什麼市場上,有些交易員,操作1000萬級以下的資金,業績可以飛漲,而當資金體量達到5000萬級別,就歸於平庸了,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為什麼市場上,有些厲害的個人投資者,一旦資金體量邁過1億的關口,就很難再往上提升,其本質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手裡掌握的資金體量越大,那麼我們實質的投資選擇機會,就越少。”
“同時,要求的操盤者,在市場機會上,所做的得失取捨,也會越多。”
“我希望在座的大家,都能成長為未來偉大的交易員,而不是侷限於眼前賬戶,被自己的眼界和視野所桎梏。”
說完,蘇禹又望了一眼張國兵,心裡對其能力,還是非常欣賞。
同時,考慮到後面公司資管業務的成長和規模擴大,在未來主力基金資管經理的人員選擇上,此刻,他心裡,也已經有了主意。
劉媛見自己的提議被否決,同時也沒有得到蘇禹好的評價,心裡多少還是有些鬱悶,不過在聽完蘇禹對於交易員成長的制約因素見解後,她心裡反而是通透了不少,眼望著張國兵,那種藏在骨子裡的不服輸氣勢,又慢慢爬了上來,讓她能夠真正靜下心,去追趕倆人之間的這種認知差距和能力差距。
在蘇禹所創立的這家‘禹航投資’機構裡面。
她並不是能力最突出,交易天賦最好的那個人,當然,也不是學歷、經驗最突出的人,但論起學習能力和自我反思、自我糾正的能力,在蘇禹的心裡,她算是交易員之中,最突出的那一個。
這也是蘇禹執意提拔她,擔當交易團隊組長的原因。
同時,也是蘇禹打算培養她的根本因素。
在大家短暫討論,以及心思轉變之際,市場交易時間,開始步入到9點20分之後。
只見整個市場,在度過初始集合競價時段,在9點19分到9點20分左右的大量虛假掛單集中撤單之後,呈現出來的局面,比9點15分時刻,更為樂觀一些。
首先,整個市場,近2000支參與交易的股票,依然有超過半數實現紅盤。
其次,備受市場廣大投資者關注的‘基建’、‘軍工’主線領域,一眾的相關行業板塊、概念板塊,也均呈現出小幅高開的態勢,似乎完全沒有受到昨天尾盤階段市場因為量能不足的回落走勢影響,以及昨晚外盤表現不好上的隱憂。
且整個‘基建’、‘軍工’主線領域。
除了核心的‘建築裝飾、建築材料、機械裝置、地產開發、鋼鐵、公共交運、國防軍工’等行業板塊,‘港口航運’、‘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板塊,也開始擺脫低迷態勢,被一眾的‘基建核心行業板塊’所帶動。
而概念板塊方向上……
在‘基建’、‘軍工’兩大主線原本的預期邏輯帶動下,諸如‘央企國企改革重組’、‘新時代絲綢之路’、‘滬市自貿區’、‘歐亞經濟帶’、‘軍工資產證券化’等概念題材,也呈現出了明顯的走強態勢。
就算是因為‘樂視網’利空跌停影響的‘科技成長’主線,昨日表現出極端殺跌情緒的一眾概念板塊,在這一刻,也有不少的板塊和概念個股,消弭掉了恐慌拋售情緒,出現平盤,或者小幅高開的態勢。
最後,熱門概念龍頭個股的普遍集合競價表現,都比盤前大家預期的要強烈,這說明市場中的活躍遊資群體,其追逐炒作之風,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增強。
“市場在大量虛假掛單集中撤單之後,竟然沒有回落多少。”9點21分,魔都,澤熙投資公司內部,主力基金交易室內,認真觀察著市場盤面變化的周堪,微微有些驚訝,“昨夜外盤走勢並不好啊,而且大家對於外盤後市的預期也不好,按理,A股沒有獨立走強的基因啊,這是……什麼情況?”
PS:開新書了,大家喜歡的話,支援一下吧,同型別的書,時間線是接著這本書寫的。
書名《我的金融帝國》,搜尋的時候最好加上作者名,不然搜尋出來的可能會是另一本,還有也可以透過作者號搜尋,以及作者頁面進入新書閱讀。
兩本書時間線對接上的話,這本書差不多就結束了,後續沒寫完的大綱,新書會接著寫。
不過其實這本書的劇情是很單薄的,後面寫得有點崩,在劇情上要交代的東西不多,新書應該會克服這一點。
至於金融市場方面的劇情和推進,也不會像這本書中期之後這麼拖。
這本書因為自己的各方面原因,沒寫好。
能追讀到這裡的讀者,相信也不容易,感謝追讀的大家,真的感謝大家的支援,因為我知道中後期是真沒寫好,同時因為劇情構建太過薄弱了,撐不起整本書的結構,成績不好,意料之中,希望新書能夠再接再厲,改變這些問題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