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名不虛傳(第2/3頁)
章節報錯
“至少徐總依據著市場炒作情緒烈度,根據a股漲跌停板特性,研究出來的‘短線龍頭打板’戰術,還是很有意義的。”蘇禹微笑地說道,“現在沿用徐總的這一套技術,在市場中活躍的散戶、遊資群體可不少。”
“嗯!”謝晚婷也在旁邊幫腔道,“我老師也跟我說過徐總的‘短線龍頭打板’炒作戰術呢。”
“金融市場,沒有普世的賺錢規則。”徐詳對於倆人的誇讚,並不怎麼在意,微笑地道,“我總結的規律,除了最開始那段時間有一點用,能夠賺到一點錢以外,現在,其實……已經並不適用了,畢竟‘二八定律’影響下,根本就不存在讓絕大多數進入市場的普通人賺錢的道理。”
“在我看來,投資根本就沒有‘聖經’。”
“因為一切的投資‘聖經’,都不符合市場‘二八定律’的本質邏輯。”
“更何況,a股市場在我看來,也並沒有‘價值投資’生長的土壤,我們大家,包括市場上所有的投資群體,無論機構、遊資,還是散戶,其本質,就是一場零和博弈,賺的是股價漲跌的錢,而非企業分紅、公司內生成長的錢。”
“徐總這話,說得過了吧?”在蘇禹和謝晚婷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淡淡地掃了一眼徐詳,以及蘇禹和謝晚婷三人,很不認同地道,“綜合全球金融市場歷史來看,只有‘價值投資’這一條路,才是正途,風雨幾十、上百年,做零和博弈、投機的,誰走到了最後?”
“而且,當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股神巴菲特先生,一生遵循的,就是‘價值投資’理念。”
“反而是投機……”
“連傑西·利弗莫爾這樣的投機天才,最終都失敗了。”
“我並不是說‘價值投資’這條路行不通。”徐詳淡淡掃了對方一眼,回應道,“而是說這條路在a股不適合,至少……目前來說不適合。”
從他炒股開始,什麼路子,什麼理論,他都嘗試過。
結果……
屢屢失敗後,也只有透過短線情緒炒作,遵循訊息面和基本面進行預期博弈的這條路,成功了。
“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市場環境,決定投資策略。”蘇禹在倆人爭論間,插話道,“a股市場,要想‘價值投資’成為主流,那首先上市的企業們,應該有長期發展的決心和意願,而不是覺得上市完成,就完成了財富的積累,開始藉助市場快速套現,收割市場散戶和跟進的投資機構。”
“而當前……”
蘇禹頓了頓,說道:“當前市場中的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長期發展的決心和意願,畢竟企業發展是困難的,但藉助市場流動性,快速套現,收割市場散戶和跟進的投資機構,只是動動手指,發一發公告的事情。”
“在投資環境沒有改變之前,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那就是空中閣樓。”
“就算在場的諸位,信奉‘價值投資’這條道路的,能夠堅定持有一支股票三年、五年的,恐怕也是極少數吧?”
“其實,在我看來……”
“盯著季報、半年報、年報炒作的所謂‘價值投資機構’,與藉助著市場情緒,進行預期博弈的資金,並沒有什麼區別。”
“大家說白了,都是在做預期管理,賺股價波動的錢罷了。”
“我看啦,大家也沒必要爭論哪條路對,哪條路錯。”明輝資本的許仲繼呵呵笑道,“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能在市場中賺到錢,只要能夠提升基金產品的淨值,能夠讓投資者更信任我們,再我看來……哪條路都是對的。”
“黑貓、白貓,抓到耗子的,都是好貓嗎?”有人反駁道,“許總,你這話,可就不太對啊,錯誤的投資理念,會把市場投資環境,引導向錯誤的方向,如果a股市場一直是以零和博弈,情緒炒作為主的話,那10年、20年,恐怕也再難以越過6124點位,迎來長牛格局。”
“都說我們與國外金融市場差距巨大,投資環境與每股差距懸殊。”
“也有很多人吐槽a股牛短熊長,美股牛長熊短。”
“最根本原因是什麼?是我國的市場潛力和企業成長潛力,遠不如美股上市企業嗎?是我國的綜合國力、經濟提升,遠不如美國嗎?”
“並不是……”
“是因為國內的投資環境,上至企業,下至市場參與者,都只想著透過市場情緒和短期預期炒作,零和博弈,彼此收割,沒有長遠的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