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呢,半日100億的銷售記錄?再快也不能快到這個地步啊!”

面對著風靡全行業的‘禹航3號’基金銷售記錄報道,魔都,國內最大公募機構‘易方達’資管機構內部群裡,此刻依然有主管基金銷售業務的管理人員不願意相信市面上報道出來的結果。

畢竟,他們團隊拼死拼活,每天商務接待,陪酒陪喝,耗費無數心力。

藉助著‘易方達’的這塊金子招牌,也沒能把銷售業績,做到這個恐怖的地步,而在他們看來,‘禹航投資公司’不過崛起才一年的時間,旗下更只有兩三支基金產品,憑什麼就能一蹴而就,將業內基金銷售記錄,拔升到這個地步呢?

“確實離譜,不過業內基金報都開始報道了,應該不可能是假的了吧?”

“逆天啊,這銷售速度。”

“哎,誰之前一直說市場缺錢的,這像是市場缺錢的樣子嗎?”

“這可是私募基金產品啊,要是公募基金產品,簡直不敢想,怕不是銷售速度和規模,還得暴漲許多倍?”

“嘿嘿,還別說,如果‘禹航投資公司’這家基金公司的業務,是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話,以當前禹航投資這位蘇總的影響力,咱們業內的諸多機構,新產品怕都不太容易發售出去了。”

“如果‘禹航投資’這家公司發售的是公募混合基金,100億的規模,是肯定擋不住的,估摸著……至少得奔500億、1000億規模去了吧?”

“的確,看看市場上,多少散戶群體追捧啊!”

“這基金銷售記錄,短時間內,估計除了‘禹航投資公司’本身,其它的基金公司很難打破這個記錄了吧?”

“哎,要想打破這個記錄,確實太難了。”

“這就是市場頂級明星基金經理的影響力嗎?總算是見識到了,真牛啊!”

“禹航投資的這位蘇總,一個人的影響力,真就堪比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一整個基金產品銷售團隊了。”

“豈止,蘇總一個人的影響力,簡直是吊打國內一眾基金管理公司的銷售團隊。”

“目前國內還沒有銷售團隊,能做出這樣的銷售業績。”

“真就是蘇總一個人,替禹航投資公司節約了至少千萬級別的基金銷售經費開支啊!”

“就蘇總創下的基金業績神話,禹航投資公司還需要基金銷售團隊嗎?感覺這剛剛發行的‘禹航3號’基金也沒預熱幾天吧?”

“哪有幾天啊,就最多預熱了一兩天的時間。”

“這才是真正牛啊,根本不需要宣傳,市場上,各方投資者就雲集跟風而至。”

“開玩笑,買到就是賺到,投資者們能不雲集跟風而至嗎?我要有錢……我也拼命搶這支基金的發售份額啊!”

“確實,按照之前‘禹航1號基金’、‘禹航2號基金’兩支產品的歷史業績表現,‘禹航3號基金’在蘇總的親自操盤下,估計未來的業績表現,也差不到哪裡去,這特麼就相當於包賺不賠,而且未來預期收益還超高的理財產品,市場面廣大投資者不瘋搶,才是沒道理呢。”

“說白了,要想基金銷售的規模提升,最根本的,還得是基金業績啊!”

“廢話,這誰都知道啊,關鍵是基金產品業績的提升,哪那麼容易?”

“確實,真容易的話,市面上幾萬支基金產品,也不至於虧損的大把了,難道這些銷售不好,基本沒有投資者問津的基金產品管理者們,不知道把業績提升上去,銷量就能提升上去了嗎?關鍵是做不到啊!”

“能做到的話,誰都這麼做了。”

“就是因為基金業績不好做,所以大家才會在其它方向上進行公關,側面提升基金的銷售量嘛。”

“嘿嘿……真的大家都拿業績說話,那我們這些業務人員,可都要失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