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國基建’的核心主線!(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禹琢磨了一會,回道:“優先股試點,能夠第一個吃螃蟹的,必然是國企、央企,所以這個概念的指向性,與國企改革的指向性,基本是一致的。”
“至於地產經濟的復甦……”
“雖然各方面的宏觀政策,對於地產方向上,已經全方面放開,但在具體的市場反應上,庫存消化,需求提振,全國房價重回增長通道,卻都需要時間去反應,也就是說預期有,但短期內,相關企業的基本面改善和業績,肯定是跟不上的,再加上地產行業的特殊性,相關地產企業在業績確認上,通常要滯後市場半年到一年時間。”
“所以,地產方向上,預期強烈,有反彈需求,但空間恐怕並不一定能有多高。”
“你的意思是……咱們不做這個方向嗎?”黎夢問道。
“不,要做!”蘇禹繼續回道,“既然國家在宏觀經濟調控上,又回到了以‘城鎮化建設’為核心的發展道路上,放開了地產行業,那市場對於這個領域的‘低預期’就會逐漸轉變成為‘高預期’,且由於之前市場的低預期,整個市場在這方面的估值壓縮極大,整個‘地產經濟產業鏈’,PE估值基本都在10倍、乃至8倍以下,也就是說估值的彈簧已經被壓縮到了極限,一旦預期轉變,整個產業鏈的彈性空間,是很大的。”
“只是我們在做這個方向的投資上,需要精簡一下思路。”
“精簡一下思路?”黎夢不是很明白。
蘇禹笑了笑,繼續道:“股票的炒作核心,是預期差異,股價的支撐核心,卻是公司的基本面改善和實打實的業績增長。”
“有強烈的預期差異,但無業績兌現能力。”
“那麼,股票就會淪為單純的概念炒作,洶湧的主力資金炒作過後,股價因為預期差異的填平,又跌回原點。”
“相應的,當一支股票,業績平穩,而市場未來預期很差,那股票估值就會被一再壓縮,往往出現業績增長,而股價不漲,甚至反跌的局面。”
“而咱們要想在市場中取得超額收益,就得同時從預期差異和業績增長兩方面入手。”
“也只有這兩者相輔相成,才能走出趨勢性的大牛股。”
“反過來看咱們討論的‘地產經濟產業鏈’,這個在‘城鎮化建設’宏觀經濟發展路線中,佔比極重的領域,在預期轉變,政策由壓制變成放鬆,乃至鼓勵的途中,整個行業預期轉變的同時,產業鏈的利瀾會如何呈現呢?整個產業鏈中,需求最先爆發的,又會是哪個環節呢?”
黎夢聽蘇禹說到這裡,腦海中,原本有些朦朧的想法,瞬間變得清晰起來,說道:“你的意思,咱們按照整個產業鏈,業績預期爆發先後的順序,進行佈局炒作?”
“對!”蘇禹微笑地道,“同時,借這一條主線,把‘國企改革’、‘優先股試點’等概念,都串聯起來。”
“至於你之前提到的IPO稽核暫停下的重組借殼,以及去年,乃至今年年初表現良好的‘移動網際網路’、‘蘋果產業鏈’等概念主線,當前在未來預期差異上,並沒有多大的空間,適當關注可以,但我認為並非是我們接下來操作的主要突破方向。”
“你還是堅持認為市場後續反轉,會形成二八分化的格局?”黎夢問道。
蘇禹點了點頭,說道:“從市場預期差異上來看,這是必然,去年中小板、創業板漲得好,市場各投資機構,廣大散戶群體,對於‘移動網際網路’、‘蘋果產業鏈’這兩大核心主線的未來預期,都已經被拔到了最高點,而當前市場,雖然比之去年11月、12月高點,下跌了不少,但整體來說,這兩大核心主線的熱門股票,估值依然是市場平均估值的3到5倍左右。”
“市場炒作,太過一致的預期,往往沒什麼空間。”
“一致性看好,一致性看衰,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按照我之前所說,‘移動網際網路’、‘蘋果產業鏈’這兩大中小板、創業板核心主線領域,當前就是未來預期打滿,等待著業績兌現的過程,如果業績兌現不及預期,股價跌回去年原點,許多票在已經腰斬的情況下,接下來,還會連續補跌,如果業績兌現普遍超出預期,這兩大核心主線,才會再次出現預期差異,迎來投資性機會。”
“在此之前介入,不確定性反而很大。”
“因為,在預期本就很高的情況下,再將市場預期進一步地打高,拔出新的空間,本就相當困難。”
“反觀主機板方向,之前受到全方位壓制的許多領域。”
“如果從極度悲觀的未來預期,逐步到不再悲觀,乃至正常,或者樂觀的預期,那麼,在預期轉變下的估值提升,就會帶來股價的極高彈性空間,乃至投資上的暴利機會。”
“明白了!”黎夢說道,“這其實才是市場投資者恐懼與貪婪的本質,越漲越樂觀,越跌越悲觀。”
蘇禹微笑地應道:“對,股市就像一個鐘擺,在市場情緒的誘導下,無論漲跌,都會過度,而這種效應,放在行業、個股等具體表現上,也是如此,樂觀的時候,樂觀過度,悲觀的時候,又悲觀過度。”
“鐘擺效應。”黎夢笑了笑,說道,“這個比喻真好,那接下來……咱們就按照‘地產經濟產業鏈’方向,進行引導操作吧,不過……按照你所說的產業鏈需求、利瀾爆發傳導性來看,當前整個地產經濟產業鏈裡,哪個環節,才是最強的呢?”
“那得看預期差異最大,需求想象空間最大,政策傾斜力度最大,故事最美好的是哪裡了。”蘇禹微笑地道,“當前階段,整個泛地產經濟裡,很明顯,基建相關股票,是最強的一環,預期也最美好,同時也有強大的政策傾斜支援。”
“基礎建設!”黎夢聽見蘇禹最看好的方向,竟然是基建,愣了愣,方才明白過來,“你想說‘新絲綢之路’吧!”
“對!”蘇禹點了點頭,說道,“能夠與宏觀政策共振的主線,才是行情巨大的好主線,炒作起來,才不會有任何的政策性風險,而且,在‘大國基建’、‘大國重器’、‘進一步加快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村村通公路’等各種強力宏觀政策驅動下,這個領域的需求,實質上是處於爆發階段的,且也屬於‘地產經濟’的一環。”
“當然……”
蘇禹頓了頓,繼續道:“基建、地產,整個是一整體,都屬於‘城鎮化建設’宏觀經濟戰略發展中的一環,現在,這個領域,內有政策扶持,巨大的需求接踵而至,外有‘新絲綢之路’的故事可講,估值又被市場壓縮到了極低的位置,且市場在這方面,並沒有多大的未來預期,一旦炒作起來,空間是相當廣闊的。”
“可市場之前,也朝這個方向炒過。”黎夢說道,“但當時,市場投資者並不認賬,沒有跟風盤持續攻擊,最後這個強政策屬性,由上而下的主線概念,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是之前市場時機,並不成熟。”蘇禹說道,“那個時候市場正處於剛剛開始的單邊下跌通道里,且各路資金聚集在中小板、創業板的‘移動網際網路’、‘智慧手機產業鏈’兩大主線上,還未退潮,自然無餘力來做‘新絲綢之路’這條主線,還有就是那個時候市場在這方面的估值彈簧,壓縮得並不夠狠,彈性空間不足,在整體低預期的情況下,當時的估值並不足以吸引廣大的機構投資者大規模入場參與。”
“但現在已經不同了……”
“市場估值壓縮到了極限,宏觀政策上對地產行業的鬆綁,對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方針明確,對於鄉村振興,村村通公路政策的明確實施,還有高鐵、高速,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大國工程的快速突進,規模突進,再有‘新絲綢之路’政策上的進一步明確和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