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蛇吞象’的生死豪賭!(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薇猶豫了一會,才沉聲說道:“不是我們有打算,而是形勢逼迫,我們集團在發展的戰略方針上,不得不尋求突破。”
“正如蘇總所說……”
“我們集團沒有鋰礦資源,且由於成本考慮,在原材料端供應商方面,過度依賴於單一供應商。”
“而現在這家供應商,就出現了最極端的情況。”
“由於行業景氣度的持續低迷,以及各投資機構對這個行業的悲觀預期,相關產業鏈公司,無論上游鋰礦資源公司,還是如我們集團一樣的製造端企業,或者說是下游的產品終端製造、銷售企業,這兩年都不好過。”
“我們集團透過不斷的資產減重和成本壓縮,也只能維持在盈虧邊緣。”
“而我們的重要鋰礦資源供應商,即‘澳洲泰利森礦業公司’,由於對外投資的失敗,以及鋰礦石價格的持續下跌,還有人工成本的上漲,已經完全處於虧損狀態,且‘泰利森礦業公司’已經做好了出售股權的賣身打算。”
“得知了泰利森的這種情況……”
劉薇頓了頓,繼續道:“我們蔣董事長便察覺到了扭轉集團經營環境,獲取行業話語權的戰略機遇到來了。”
“你們想趁著‘泰利森’虧損,且對方有出售股權的打算,進行併購?”蘇禹說道,“好想法啊,天啟鋰業要想破局,擺脫當前的經營困境,只能是向上兼併鋰礦資源企業,才能開啟新的發展空間,你們蔣總在集團的未來戰略規劃上,很有眼光和魄力。”
劉薇苦笑了一下,說道:“蘇總只說了好的方面,其實併購‘泰利森’,這不止是我們‘天啟鋰業’經營環境破局的唯一方向,而且還是我們不得不做,不得不為的一件事。”
“因為就全球鋰業資源來說……”
“澳洲、我國、智利的鋰礦資源,是比較豐富的。”
“但我國的鋰礦資源雖然豐富,但鋰礦品位確較低,開採難度大,生產成本高!”
“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選擇與‘泰利森’合作,且在公司鑑於成本考慮、發展考慮,‘泰利森’逐漸成為我們公司最大,乃至單一供應商的原因。”
“現在,‘泰利森’出現了極端問題。”
“就像你說的,如果它被其它鋰礦資源巨頭企業併購,那麼全球的鋰礦資源,會進一步的集中,而面對新的接手方,如果談判談不攏,對方在原材料端對我們直接切斷,那集團經營風險會急劇提升,甚至難以為繼,直接走向破產。”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為了公司的生存根基。”
“我們在這關口,必須發起對‘泰利森’的收購。”
“然而,‘泰利森’的體量,遠比我們‘天啟鋰業’要大,我們要想吃下它,無異於以蛇吞象。”
“按照當前市場估值,‘泰利森’體量是多少?”蘇禹插話問道。
劉薇回答:“‘泰利森’業績暴雷後,雖然股價已經跌了不少,但以其在澳洲上市的股票公允估值,要想達成100%的股權收購,所需資金,應在40億左右,但我們‘天啟鋰業’當前總資產不過15億上下,市值也不過25億左右,基本只相當於二分之一個‘泰利森’,而且當前我們集團負債率不低,這種情況下……要想完成以蛇吞象的收購,是風險極大,也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但這事,又不得不做。”
“因為如果不做,喪失了這次戰略機遇,那對於我們來說,也只是相當於慢性自殺而已。”
“15億的總資產,而且還在高負債率的情況下,要想吞下比自己至少大兩倍體量的企業,可謂是自殺性的收購了。”蘇禹說道,“你們這是豪賭,而且是壓上一切,不顧生死的豪賭。”
“嗯!”劉薇點了點頭,應道,“確實是豪賭,但這一場賭局,我們不上桌是死,上了桌卻反而有不少贏的機會。”
“蔣董事長說‘鋰’是元素週期表上最輕的金屬。”
“未來不管行業發展方向怎麼突破,他都堅信這一金屬元素的運用,會大放異彩,而且當前‘鋰電池’的技術,不是在突飛勐進嗎?‘新能源’的概念,也有許多機構提及並看好,我相信蔣董事長的判斷。”
“而且,就算不談未來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