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個季度,10倍業績!(第2/3頁)
章節報錯
“抓住這一波行情,咱們澤熙投資的業績,在國內私募界,特別是百億級別的私募規模上,應該是獨一檔的了。”
“按照原定計劃,基本已經增倉完成。”周堪回道,“我們的主力持倉目標,主要也在原定計劃的‘手機遊戲’和‘移動網際網路’核心股票上。”
“那就好!”徐詳點了點頭,“接下來……就等著收成吧。”
“財富路……”周堪頓了頓。
徐詳笑了笑,打斷周堪的話,說道:“不用擔心姓蘇的這小子,這一次他是兩方面佈局,在‘重組借殼’這條線上,當前應該還持有很多籌碼沒來得及退出,而等到他在‘重組借殼’這條線上全面止盈出場後,根本就追不上創業板的這條主線了。”
“這幾日的行情比較亂,概念雜,分歧也比較大。”
“我估計,姓蘇的自己也沒想到轟轟烈烈的‘重組借殼’概念,兩三個交易日的時間,就出現跟風資金退潮,全面分化的局面吧?”
“呵呵……”
“資金體量大了,再炒短線,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必須懂得機會取捨。”
“他若還像以前那樣,什麼概念熱點都想佔,什麼肉都想吃,恐怕……是不會再有之前的盈利奇蹟了。”
小資金和大資金的投資策略,操作手法,完全不一樣。
追逐情緒,超短厲害的人,並不一定能駕馭大體量資金的投資。
這一事實,在市場上,已經經過無數次的驗證,諸如許多一年五倍、十倍的市場短線頂尖高手,一旦操盤資金量到達十億級別,乃至幾十億級別,那就根本無法再複製之前的盈利奇蹟。
甚至許多人,在小資金操作上,遊刃有餘。
但操盤大資金後,想維持單純的盈利都難。
徐詳承認財富路這股資金,在市場短線情緒把握和熱點概念炒作上很厲害,但他並不認為對方就具備了操盤幾十億,乃至上百億資金的實力。
畢竟……
還是那句話,資金體量越大,就越要懂得機會的取捨。
而這一點,不經過五年、乃至十年以上的市場經驗歷練,不經過幾輪牛熊,各種極端行情的洗禮,是不會明白,也很難做到的,因為進入金融市場,看見機會,在利潤的驅動下,想要忍住心裡的那股貪婪,是非常艱難的。
他也是經歷過了好幾輪的失敗,才領悟了這個道理。
對於執掌大體量資金的操盤手來說,技巧、技術並非股市生存的第一要素,耐心和機會取捨才是!
“嗯!”周堪點了點頭,“財富路這位姓蘇的小子,畢竟還是太年輕了,市場中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但五年一倍者,卻如寥寥晨星,如果無法駕馭大資金的話,縱然超短線、短線技術再厲害,其成就也非常有限。”
倆人討論間……
此時的市場,廣大散戶投資者群體中。
大家對於這樣的龍虎榜資料,對於今日行情的解讀,也是熱火朝天,激烈非凡。
同時,各大財經媒體,對於市場行情走勢,也給予了相當積極的評價,‘牛市起航’的呼聲,在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依然是不絕於耳,就差監管層直接下場,呼籲散戶入市,呼籲大家繼續炒作了。
而在這種相當寬鬆的監管機制下。
在財經媒體連篇報道,不絕於耳的宣傳下。
在市場本身賺錢效應不差,炒作主線清晰,遊資、機構均積極參與的情況下。
市場增量資金的流入明顯加快……
從9月17日開始,到9月24日,週一收盤結束,指數連續走出了六連陽的態勢,且滬指穩定站上2250點位,創業板指則直接站上了1250點位,距離前期新高,也就還差一步之遙。
而在此期間,無論是個股,還是指數。
都呈現出量價齊升的態勢。
兩市成交額,一度達到1314.76億的高度上,對比3、4月份的兩市最低兩三百億的成交額,可謂是放大了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