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龍頭信仰!(第1/4頁)
章節報錯
眼見著這樣的收盤局面。
市場中,廣大投資者對於‘滬市自貿區’這條主線炒作的未來預期空間,再度被開啟,其討論熱度,也重返前期高峰,而當龍虎榜重新整理後,眾人看見滬市物貿這支核心龍頭股票上,解放南路還在持續增倉。
一時間,關於滬市物貿這支股票,關於‘滬市自貿區’的相關討論熱度。
更是進一步地飆升,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哦,天啊!總舵主在滬市物貿這支股票上,居然還在持續增倉,他這是有多看好這支票啊?”
“這就叫大遊資,大格局啊!”
“總舵主真是完美詮釋了龍頭戰法的這一理念,佩服。”
“看這龍虎榜資料,明天滬市物貿,肯定還得漲啊,已經13天11板了,這支票……後續不知道落點會在哪裡?”
“感覺至少還能翻個倍吧,畢竟是‘滬市自貿區’這條線上的不二龍頭啊!”
“關鍵今天財富路和復升路也鎖倉了,兩位大佬都匯聚在滬市物貿這支股票上,不來十五六個板,根本就對不起兩位大佬的名號吧?”
“看今天這情形,‘滬市自貿區’這條線的炒作,短期內肯定不會結束,所謂行情不止,龍頭不死,滬市物貿作為這條大主線行情的龍頭,聚焦著整個市場的目光和資金,再加上兩位大佬的席位加持,再往上走個四五板,絕對不成問題。”
“怕高都是苦命人,要買就買絕對的核心龍頭。”
“龍頭戰法嘛,那就是要站龍頭,昨天我就說梭哈滬市物貿,果不其然,今天這支票漲停了。”
“明天接著滿倉梭哈滬市物貿,有財富路和解放南路兩位大佬席位共同加持,怕個屁!”
“確實,核心龍頭都不敢上,那也就別做短線了。”
“解放南路在這個位置還加倉,就該繼續往上再看翻倍的空間,畢竟按照這支票的龍虎榜資料來看,財富路和解放南路這兩位大佬在這支股票上的共計買入資金,至少也是上億級別,不往上繼續拉出足夠的空間,他們根本就出不了貨。”
“至少還看三板高度吧,畢竟沒個30%的漲幅,他們確實出不了貨。”
“三板高度不止吧?外高橋才復牌,至少也得漲到外高橋開板之時,畢竟在外高橋一字板不開啟的情況下,市場根本就沒接替滬市物貿這支票的龍頭個股,資金會一直在滬市物貿這支股票上盤踞。”
“管它幾板,跟風就行了。”
“對,滬市物貿現在這麼充足的流動性和成交量,根本就不擔心這支票的走勢會突然斷絕,畢竟市場合力已成,在‘滬市自貿區’這條線只要還有資金炒作的情況下,就算見頂,也絕不可能是尖頂,有足夠的出場機會。”
”反正吧,財富路不出,我不出,就盯死財富路了。”
“我也只服財富路,只要滬市物貿的龍虎榜單上,沒有出現財富路的席位,那我就握死滬市物貿的籌碼了,不管滬市物貿是不是下一支滬市鋼聯,反正我就這麼做,誰也別想洗走我!
眾多散戶群體激烈討論,一致看好之際……
此時此刻的市場遊資群體中,大家對於這支票,卻有著明顯的分歧。
蘇禹所在的禹杭主力遊資群內,禹杭安和路的賈立平說道:“滬市物貿漲到現在,預期應該已經充分反應了吧?解放南路在這個位置繼續增倉,動機有點耐人尋味啊,13天11板,已經算是今年度一流的妖股炒作高度了,後續還能怎麼漲?”
“我也覺得滬市物貿這支票,預期反應得差不多了。”禹杭錢江路的一路遊資說道,“後續就是單純的情緒溢價了,這個時候……之前介入這支股票的主力資金,想解放南路,以及蘇總的財富路,就有著天然的成本優勢,可以繼續持倉等待情緒由強轉弱的時刻,但場外資金繼續往這支股票上堆積接力,就真的不明智了,反正我是不敢跟了,就怕總舵主和蘇總的一字斷魂刀再現。”
禹杭明盛路的遊資說道:“就算情緒溢價,按照當前市場的熱度,也能至少走出兩三個板吧?我倒覺得滬市物貿還有空間,其實大家不要看什麼13天11板的走勢就覺得這支票已經被炒作到了極致,沒什麼預期空間了。”
“我們得看這支票的內部籌碼構成啊!”
“按照這支票的前期龍虎榜資料,以及一字板開啟之後,也就是昨日的成交量資料來看,這支票的籌碼結構,相對而言,還是很穩固的,真正的市場炒作起漲點,也不能從‘滬市自貿區’利好公佈前算起,而只能從昨天一字板開啟時算起,畢竟場內籌碼,基本上真的已經換了一茬了。”
“當前,除了總舵主和蘇總兩股主力資金以外,其他人,根本就沒有太大差別的成本優勢,而總舵主和蘇總的持倉,體量儘管不小,但按照龍虎榜資料,合計也就大概在3億左右,還不到滬市物貿現在一日成交量的一半,對比昨日滬市物貿的成交量,更是隻有三分之一不到。”
“這樣的主力資金,就算具有成本優勢。”
“在情緒高峰階段,他們也無法把盤面一口氣給砸下去。”
“所以,這支票看似高度很高,但其實後續三板以內的接力風險並不大,而且確定性,還比今日漲停的許多低位概念股票更高一些。”
“我贊同老劉說的。”紹興北壇路的遊資接話道,“在外高橋開板前,滬市物貿就是‘滬市自貿區’這條主線行情的不二龍頭,如果接下來……‘滬市自貿區’這條線的行情還要繼續延續,那滬市物貿的空間高度,就一定要開啟,畢竟只有這支股票的空間進一步開啟了,市場對於這條線,才有更高的預期。”
“總的來說,在這支票已經形成極端的市場資金合力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