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選股邏輯(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是按照你說的‘網際網路金融’主線,來進行選擇的。”
“你、我都是證券行業內人員,平時查閱資訊和交易,也基本上都是運用這兩個平臺軟體,雖然當前它們的盈利模式,完全依靠廣告收入和資訊增值服務來實現,使用者變現能力都不太強。”
“但搭載‘移動網際網路’這班快車,在使用者體量不斷積累的過程中。”
“只要找到任何一個新的變現能力點,業績就能迎來數倍的爆發,潛力還是很大的。”
蘇禹聽著黎夢的邏輯解釋,微微頷首,說道:“你之前的選股策略,從邏輯上來說,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穩中求進,卻也像你的風格。”
“但現在我們既然決定以’移動網際網路‘為核心主線入手。”
“且又有急迫的業績提升需求。”
“那麼,你所選擇的幾支穩健型股票,就必須擱置了。”
“誠然,格力、美的、復興醫藥、常春高新,都是能夠穿越牛熊,處在持續增長雪道上的優秀股票,優秀公司。”
“可是,就因為整個市場,都知道它們是優秀的公司。”
“所以,在預期上,便很難存在超出預期的業績表現,自然也難有超出市場預期的股價表現。”
“嗯!”黎夢點了點頭,對這一點,倒沒有反駁。
谷蕍
確實,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家優秀的公司,那麼,對其業績的表現,自然也就有了足夠的心裡預期,而當前的股價,自然也就已經充分反應了當前的市場預期,很難獲得什麼超額投資回報。
這就像一個班裡,本就考前幾名的優秀學生。
大家知道他平時考試,能夠考90分以上,那麼當成績出來,他考了92分,大家自然也不會意外。
可要是一個平時只能考50分、60分的學生,突然間考了92分。
雖然成績與優生等同。
但大家的反應,就完全不同了,獲得的表揚程度,自然也會不一樣。
這就是為何市場上,有時候優秀的股票不漲,而基本面一般的股票卻漲得飛起的原因,因為實質上,股價漲跌的邏輯是預期,而不是基本面。
死抓著基本面炒股,而忽略預期的邏輯。
覺得基本面優秀,歷史業績表現優秀的股票,就應該漲,覺得基本面垃圾的股票就應該跌,恐怕至始至終,都很難賺到錢。
“那你選出的標的呢?”黎夢沉思了片刻,好奇地問。
蘇禹將電腦螢幕轉向她……
黎夢認真看了一眼,只見蘇禹選出來的股票,基本圍繞著‘移動網際網路’這個核心主線展開,但個股分佈,又分屬不同的細分領域。
“分達科技、網速科技、華青寶、樂視網……”
黎夢一路看下去,發現除了‘同花順、東方財富’兩支股票一致以外,其它的,就沒有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