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天人、地仙、聖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精氣合一·武道元神,則是將精神、意念等等東西,與肉身牢牢結合,化作實質性的念頭,肉身或許不夠強橫,卻可以發揮出超越法有元靈級數的招式,形成可怖至極的爆發力,如同小李飛刀、第十五劍皆是如此。
朱無視是殘缺的大三合武者,但當他佔據主場,施展完全,他有自信面對任何同級別的對手。
此境界將人之情之性寄宿他物,可以是劍,是刀,是石龍。是以有人借用《莊子·天下》中的一句話,“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人是居在中央之聖,而刀兵殺招則是外用霸權王者手段,是因其中“內聖外王”之意,這樣的武者也被稱作“聖王”。
當然,還少不了的就是曾在元十三限和諸葛正我一戰之中展現出來的“精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就是念頭與能量的完美結合,可以一念之下呼風喚雨、掌雷控電,天象即是人心,增加自己舉手投足間的威勢,這樣的武者便可以稱之為“地仙”。
武中天人、武中地仙、武中聖王,這就是三種大三合第一階段的路線。
三種境界各有側重妙處,尺長寸短不一而足。
天人橫掃八荒、威能無限、鬼神辟易,似喬峰、李沉舟、燕南天、邀月憐星、慕容博等輩。
地仙天人合一、妙道靈悟,諸葛神侯、元十三限都是這境界而超越這境界,米蒼穹則也在其中。
而聖王則移情動心,物人交融,不分彼此,刀兵外物是自己,自己也是刀兵外物,反覆探討這種“我”與“它”的關係。可得出種種答案,如“手中有劍、心中有劍”“我即是劍、劍即是我”“我不是劍、劍不是我”等等境界,而在這條路上,高明的如李尋歡、謝曉峰、燕十三、朱無視,尚未走出道路卻已找到方向的有西門吹雪、葉孤城,他們可分別稱之為劍聖、刀聖或者武聖。
總之,三條道路,象徵著三種不同的武學觀念,而能夠突破這個關隘進入到下一境界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宗師。
大三合得二境界,就叫做武學宗師了。
所以,李忘塵手中的油紙傘並不能和此前見過的先天寶物一概而論,而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或可稱之為“武道聖器”。
燕十三的真氣質量,當然不如“武中天人”,不可能持久長存,但是他的劍意卻可以,油紙傘中就寄宿著這樣一股意志。
——它能夠幫助其主人使用出奪命十三劍中的“第十四劍”,但只提供完美的施展手法,卻無法提供足夠的真氣,等若是燕十三陡然間奪取了使用者的身體,以其當前的狀態用出這一招,威力自然不能夠和本人媲美,但燕十三大三合級數的種種意識,仍可大大助益使用者。
相比起天人等若親臨的一擊,油紙傘自然大大不如,但好處在於意識不滅,可以再生,對載體也不會造成摧毀,可以多次反覆使用,甚至可令人每多使用一次就多體悟一分。
這甚至是某種教學的好手段。
李忘塵點了點頭,“這東西是好,但我卻用不著了。若我所料未差,未來的對手,可不是讓燕十三為我出招就能夠解決的了。”
他袖袍一卷,收起油紙傘來,轉頭看向身後的象鼻塔。
就在這時,忽地有烏雲席捲,滾滾而來,黑暗如一張巨手,又好像迷天大網,突如其來,頓時籠罩住整座臨安府,霎時間飛沙走石,閃電橫空。
李忘塵一驚,卻不亂,他雙目熠熠生輝,又是期待又是興奮看向這座矗立在黑暗、閃電、烏雲之中的高塔。
《仙木奇緣》
大三合級數的交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