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武當!武當!武當!(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擦擦汗,一揮手,“去敲太和鍾。”
在武當山上有九等鍾,有早課、禦敵、大會……等等效用。其中只有太和鍾是最嚴重的,這代表著掌教要請動一切可以請動的重要人物。
但這樣的大鐘,幾乎已有百年未曾敲響。
須知自三國初立迄今,歷經數百年時光洗刷,當年存在的門派大多十不存一,即使有,也如或明教一樣要改頭換面為日月神教,即使有東方不敗這等人物橫空出世,終究大不如前,或如慈航靜齋一樣歸隱山林,避世逃人,不為世人所知。
而仍能有昔日榮光,甚至再進一步的,幾乎如煌煌大日、永恆不變的,也就只有少林武當兩家了!
如此家大業大,自然有攬盡了天下的英傑、雄才。
再加之武功一道,深不可測,若臻至小三合境界,自可以返老還童,長生久視。
如是經年積累,武當山中的高手早已是臥虎藏龍、數不勝數。
而現下太和鍾一經敲響,頓時群雄響應,群山驚動。
嘩啦啦!
武當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臺……各大山野老林之間,前後飛騰起落近百道飄逸霸氣、靈動迅捷的身影,齊齊朝向最高處的太和宮而去!
他們並不走修好的山道,而是直接踩山攀巖,如履平地。
傳說中武當派最難修煉、最為飄逸,光是入門都需要十五年苦工的“梯雲縱”,人人都能使用,而且輕鬆自如,皆是最高境界,隨心所欲。
但見那崎嶇峻嶺的山林之間,一個一個的黑點相繼飛起,只是一躍而去,便跨過足足數十丈寬的距離,如御風踩空、踏雲行天。直到走得近了,才發現那一個一個黑點,竟然都是一個一個鶴髮童顏的道士!
一些人哈哈大笑,對著彼此打招呼,張口便是“三十年未見”云云。
另有一些人物,長髮飄飄,一邊朝著太和宮進發,一邊隨手拋開腰間葫蘆而去,互換美酒品嚐,瀟灑之至,真如仙人一般。
還有的仿若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二話不說抬手就是一掌對撞,轟隆一下震塌了旁邊半截山峰,便又哈哈大笑,被他人勸去喝酒高歌之類。
這番景象,看得一旁官道之上的兩個掃地道童嚇得目瞪口呆,連掃把掉在了地上都未曾發現。
許久之後,一個年幼一些的才道,“師、師兄……若我沒看錯的話,這一位位前輩,每個人的武功,都接近沖虛師叔祖了……”
另一個見識更盛一些的則苦笑道,“依我看來,只怕不是不下於沖虛師叔祖,而是……而是沒有一個人的武功比沖虛師叔祖低啊……”
“……原來我們武當這麼厲害嗎?”
太和宮上,梅道人已來到了金碧輝煌、空曠巨大的廣場,等到了這一個一個前輩高人前來,旁邊的親傳弟子石雁全身冷汗涔涔,拿出了一本老舊的花名冊,為這些匯聚而來的武當長老們一個一個點名。
“木道人、愚茶道人、沖虛道人、紫陽真人、鐵騎長老、銀瓶長老……大風道人、長風道人、金風道人、太禪道人、九疑道人、九生道人、九死道人、守闕道人、大永道人、卓非凡長老……燕沖天長老、雲飛揚長老、俞蓮舟小祖師……”
這些不過是其中一小半的名字,或是當代人物,或是當年都在江湖上各自留下了各自的名號。
而另一大半的名號,則連梅道人自己都沒有聽過,他們一些是從未下山,只是鑽研武藝,因而名聲不顯。另一些則根本就是時代太早,又未曾到張三丰那般流芳百世的位置,於是被歷史遺忘。
待到人數集結完畢,梅道人便大叫道,“諸位長老,在下梅道人,乃是二十七代掌教。”
沒成想這一句話,卻引起軒然大波。
“什麼,這就是我武當掌教?哈哈,我武當無人了!?”
“為什麼不是旁邊這個,他的武功極高。”
“這人當掌教,簡直是狗屎,狗臭屁,狗撒尿!”
“他媽的,乾脆讓老道做個惡人,一掌把他打死算了,換個人吧。”
“沒錯,他死在自家人手中,總比死在外人手中要好。”
長老們一陣嘈雜,這裡武功最低一人,都有小三合境界,梅道人八品修為,在他們眼中實在惹眼得緊。相比起來,一旁的木道人雖隱藏了一身修為,也有小三合境界,足以算得上他們的同輩人物,更得人心一些。
“說什麼混賬話。”忽然,一個人站了出來,“你們要大逆不道不成?”
這人一出現,諸人就停了下來。
原因很簡單,他的名字是俞蓮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