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人請張天師自然不是為了出氣,想讓張天師對付沈墨。

而是不想背鍋。

因為沈墨的要求完全是侵犯了龍虎山的利益,當然也掃了皇室的面子。可是情勢比人強,皇帝也沒啥好抱怨的。

他不是開國的太祖,如今修為未曾大成,也不做到太過強勢,何況這個皇位多少是撿來的。

如今的皇帝和十幾年後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沈墨徑自去了天涯海閣,向皇帝告辭前,還不忘提醒,“陛下別忘了給我建一座天師府。”

這玩意沈墨未必需要,但一定要有。

至於會不會勞民傷財?

不建這座天師府,勞民傷財的事也一樣不會少。

沈墨很清楚,在這種封建兼有超凡武力統治的世界裡,百姓們苦是常態。

別說這個世界,他前世同樣如此。

想那前生歷史中,我大清盛世裡的百姓,無非是靠玉米紅薯苟活著,不一樣忍了三百年。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從來都如此。

也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沈墨不是聖人,他只能獨善其身之後,才能偶作兼濟天下的考慮。

他來到天涯海閣,天子望氣術下,天涯海閣既無葵花老祖,也無天帝碑的氣息。

葵花老祖是先行離開了。

他修為高,比誰都清楚半步天人的厲害。

打是可以打,但沒必要。

沈墨如此強勢,勢必不會相讓。

而且沈墨還很年輕。

年輕人必定氣盛,而且潛力無限,沒有老頭子願意得罪這種人。

神都的王宮權貴見到沈墨降臨神都,如此氣焰囂張,霸道無匹,多少會詆譭沈墨狂妄、跋扈、沒有人情練達,甚至都沒有讓他們藉此套近乎的機會。

可是沈墨根本不需要這些玩意。

那個才情冠絕神都的沈墨需要,半步天人的沈墨不需要。

雖然都是少年沈墨,可當真是大大的不同。

沈墨一邊翻閱天涯海閣的典藏,一邊施展天視地聽,神都城中的議論紛至杳來。

反正只要他有心,那些關於他的談話,他就大抵能聽到。

如此頗有些神靈的意味。

誰人呼喚我名,我既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