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雒縣令派出去的使者抵達成都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吳國使臣已至雒縣的訊息告訴了諸葛亮,並讓諸葛亮儘快做好相應的準備。

丞相府正堂。

“丞相,此番吳國出使我大漢來勢洶洶,一點時間也沒給我們留,可謂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想要藉此機會好好敲打敲打我們。”

站在諸葛亮左手邊的蔣琬這時走上前來向眼前的諸葛亮拱手拜道:“趙諮前來,意圖不明,而且事先並未通知我等,這是一群不速之客啊!”

正陷入思考的諸葛亮聽到蔣琬這番話也是微微點頭,看來孫權這是見大漢又奪下一場勝利看著眼紅,想要借這次出使的機會編排一下他們。

“呵呵,此番孫權突然發難,竟然事先沒有通知我等就趕到白水關,並且順利透過了雒縣,對方這是要做什麼?威脅大漢嗎?”蔣琬身後的李福頗為不悅地說道,“丞相,我等應就此事做出回應!不能讓這群鼠輩侮辱我大漢!”

但諸葛亮卻是搖了搖頭道:“孫權此番突然派遣使者前來,其目的很明確,而我等也看出了這其中玄機,那還要去戳穿這本來心知肚明的事情嗎?”

“要知道大漢的根基仍然沒有穩固,涼州之地剛剛拿下,我等急需要在那裡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套機制,使那裡的羌人與漢人充分相信大漢……”

“因此,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同吳國有任何的動作,至少現在還不行。”

這番話說完,在場的所有人都停下了各自的話語,只是一致地看向眼前的丞相,臉上不禁露出一絲贊同的表情。

在丞相的眼裡,永遠都是大局觀,如果因為鄰國的一次挑釁而發怒,這並非大國風範,倘若鄰國以最為可恨的手段來向大漢挑釁,那就不必再三退讓,要讓對方嚐到一絲苦頭才行。

緊接著,張裔緩緩走上前來,他的臉上露出一絲慘白,但仍然強撐著身體的痛意繼續參與丞相府的事務,無論諸葛亮怎麼相勸,他都不聽。

“丞相,咳咳咳!這件事情,還是應當斟酌對待,畢竟這是兩國大事,並非家與家之間的事情。”張裔面色慘白,喉嚨發出的聲音都有些嘶啞,“下官認為,應當…應當由文偉前去雒縣……”

說罷,眾人紛紛點頭,認為費禕曾數次出使吳國,對這群吳國使臣有著相當明確的認識,想必定能對症下藥,把對方製得服服帖帖。

其實對於這件事情,費禕心裡也有些沒準,他雖然出使吳國數次,但他畢竟沒與那些吳國大臣過多交談,尤其是這個趙諮,自己更是第二次見,兩人先前並無什麼交集。

“丞相,此事應當由伯苗勝任,他在吳國中有著相當威信,孫權對他也頗為欣賞,不如……”費禕想推了這件事情換鄧芝上,卻不曾想鄧芝倒把這件事情推到了陳震的頭上。

面對眼前突如其來的問題,這裡的所有人都有些拿不準,怕辜負了丞相的期望,所以誰都不敢先請纓前去。

看著眼前七嘴八舌的眾人,諸葛亮瞬間低下了眉頭,平常讓他們出使吳國,是因為這些人都瞭解吳國的情況,但這次不同。

因為吳國此番並未知會他們,所以諸葛亮根本就不知道使團的成員都有誰,如果貿然派出一位代表前去迎接,出了岔子那是他們的問題,到時候誰來挽回這個損失?

“你們都不能去。”

諸葛亮只是說了一句話,炸鍋的丞相府瞬間靜默下來,他們的眼神投向眼前表情淡定的諸葛亮滿臉疑惑。

誰都不能去?那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