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

徐邈此刻坐鎮陣前,掌中寶劍朝天一指,而後向眼前眾步兵高聲令道。

騰騰騰——

只見他們手執佩刀,掌中盾牌護在身前擁上前去,並形成了一道鐵牆牢牢地擋在了徐邈面前,愣是把來自城內的箭雨全數擋下。

在他的眼裡,既然突襲戰打不了,那就打打正面交鋒,反正漢軍的增援一時半會也不會趕到這裡,更何況西平、金城兩郡也並非那麼輕易攻下。

可徐邈想得可是大錯特錯,他沒有料到趙雲居然會在短短的大半個月內接連攻破金城、西平兩地,並且還收攏了大批兵馬,尤其是騎兵,整整四千騎兵,全被趙雲編入軍中,成為漢軍騎兵軍團中不可或缺的精銳。

但這個訊息還沒有傳到徐邈那裡,所以他們並不知道此時的趙雲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傳令,弓箭手放箭還擊!”

徐邈絲毫不慣著眼前城頭之上的漢軍將士,他根據軍中弓弩手的實力,挑選出一些三年以上的弓弩手作為主力,並把軍中大部分箭矢都分配給他們,讓他們作為部隊當中的掩護力量來壓制城中敵軍。

嗖——

嗖——

一支接著一支箭矢從漢軍將士頭頂掠過,但他們卻並不懼怕城下這隊由神射手而組成的弓弩方陣,反而紛紛站在城頭嚴陣以待,並以掌中弓弩給予最有力的還擊。

“放箭!”

咻咻咻——

這一次,城內漢軍弓弩手切換了還擊模式,轉而以抬弓高拋射的方式進行遠端打擊,他們不再以眼前的盾牌手為主要目標,反倒是以盾牌手身後的長矛手與弓弩手為目標,展開全面還擊。

剎那間,數千支箭矢在空氣中四處飛舞,每支箭要麼插在城頭上,要麼就是紮在泥土裡,要麼就是順利射殺敵兵,箭矢牢牢地插在了身體中。

…………

雙方戰事進行得酣暢淋漓,守將姜維利用城中的高度優勢對魏軍後方的弓弩手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反攻,可依舊沒能撼動他們進攻的步伐。

“………”姜維提著佩劍冷冷地看向城下敵軍依舊能夠展開對他們的反擊,剛要下令出城迎戰,卻被副將攔了下來。

只見副將走了上來向姜維勸道:“將軍不可輕出啊!難道將軍忘了趙老將軍臨走前的囑託了嗎?如果輕易開城出擊,那很有可能會被敵兵襲擊後路!還請將軍三思而後行!”

“城中守軍還剩幾許?”姜維按耐住心中的戰意向副將開口問道。

“回將軍,粗略估算,城中守軍還剩三千有餘,但若分兵出擊,豈不是犯了兵家大忌!還請將軍三思!”副將聽出了姜維的言外之意,他還是拜在其身前高聲勸阻道。

不過在姜維眼裡來看,如果長時間憋在城內不與之展開正面交鋒,那麼大漢將士們計程車氣如何能在這種環境下有所提升呢?

更何況,每次敵軍如潮水般湧上城頭,守軍都要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來擊退攻上來的敵兵。

與其這樣,倒不如開城迎擊,如果能在敵兵面前討得一些甜頭是最好,如果嘗不到甜頭,能夠全身而退也足矣,畢竟他們的目的是擾亂敵軍的進攻。

拂拂——

卻聽風聲隱隱,那插在城頭之上的旗幟迎風招展,轉眼間時間已經步入了九月份,姜維心中清楚,時間對於他們來說很緊張,緊張到可以說隨時都有可能改變整個戰局。

所以,出城迎戰要麼一無所獲,要麼收穫頗微,要麼戰果頗豐,僅僅而已。

姜維不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與諸葛亮不同的是,他更像是個冒險之人,當別人勸阻他不要去那種危險係數很高的地方時,他總是會認為那裡才是他應該去的地方。

年輕人,探險性格不可多得,但同樣也可能會成為一些不必要麻煩的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