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楊威公累殺三軍也!(求訂閱,推薦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踏踏踏——
很快, 前方來報。
“將軍,陳倉守軍避戰不出,胡遵經此一戰身受重傷,恐難再戰,城中兵少,郝昭下令不許開城迎敵,意欲消耗我軍。”
聽到這些話,一向沉穩的王平頓時上前,但很快卻又恢復冷靜,他盯著眼前的斥候淡淡道:“再探再報。”
“唯!”斥候得令即刻動身,直到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之中。
而望著斥候離去的身影,王平駐足棧道橋頭咂了咂嘴,打消耗戰,這是他們的劣勢,郝昭利用他們人多糧少的劣勢來展開消耗戰術,這誰能受得了?
“………”
“來人,派幾個人去冀縣催促丞相,讓他們能否再轉運來些糧草,江州軍皆是精銳,所用糧草量必定大於尋常軍隊,兩軍並一軍,糧草肯定不夠我軍所用。”
王平看著周遭圍過來的將軍們頗為詳細地分析道:“不僅如此,陳倉易守難攻,郝昭又是一員悍將,且把城池用鹿砦、拒馬圍了個水洩不通,消耗戰於我不利。”
眾人聽完此言深以為然,他們彼此之間互相表示王平的分析很有道理,的確應該向冀縣方面請求糧草補給。
緊接著,他看向周圍的將官與親兵,然後叫了幾個自己最信任的人囑託兩句,並將自己的佩劍交給其中一人,讓他們以此為信物,返回冀縣尋找丞相請求糧草增援。
要知道這把劍是去年街亭之戰後,諸葛亮親自下令鑄造的精鐵劍,並將此劍贈送給他,稱之為寒光。
…………
冀縣府衙。
因為楊儀的禍事,諸葛亮將其督糧官的職務撤去,轉而以鄧芝出任督糧官,全權負責前線軍糧輸送事務。
並把原本應該送到陳倉的糧草送出冀縣,向陳倉棧道轉運而去。
站在這裡的將領們滿臉驚愕,沒有想到楊儀居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難道他把那一萬大漢將士視若無物了嗎?
“丞相,下官提議,應當嚴懲楊儀!”
車騎將軍劉琰這時走上前來向坐在上位有些消瘦的諸葛亮拱手諫言道。
而有些與楊儀交惡的官吏態度更甚,並以他們的身家性命擔保,請求丞相罷免並流放楊儀,其中最積極的當屬丞相主簿楊戲
知道楊戲的人,也必然知道他後來所寫的《季漢輔臣贊》,上面對楊儀的評價可謂是極其惡劣:威公狷狹,取異眾人;閒則及理,逼則傷侵,舍順入兇,《大易》之雲。
楊儀其人,以功名利祿為先,無論是誰擋在他的身前,他都要將其拼命地踢開。
諸如像諸葛亮去世後,魏延被誣陷反叛,朝廷以楊儀為平叛之將,殺死魏延後,自以為功勞卓著,應當能夠接替丞相的位置,結果卻選擇了蔣琬當尚書令,原因很簡單,諸葛亮生前評價他性情急躁狹隘不能擔當大事,遂以敦厚忠賢的蔣琬為尚書令。
結果楊儀因為只是當了箇中軍師而鬱鬱寡歡,整日飲酒貶斥朝政,最後因言辭過激,朝廷下詔要逮捕他,楊儀無奈自殺。
“丞相,楊威公雖才幹出眾,但卻常常不能與武將相處,我等早已忍耐多時,難道我等武將,便不是大漢之臣了嗎!?”
隨著處理楊儀的呼聲越來越高,諸葛亮那張低沉的臉龐變得更為憂愁,他不是不想處理這件事,而是覺得楊儀才幹出眾,應該給他一次機會。
但眼前的將吏卻表露出一種極其排斥的態度,根本不讓自己為楊儀開脫,於是他便令道:“著令,遣楊儀返回成都閉門思過,罷免他一切官職,停止發放他的俸祿,直到其迷途知返為止!”
建興七年,丞相府長史儀大過,眾吏勸相罷免其職,奈何遂從。——新《三國志·諸葛亮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