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大漢稻穀初長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當前線正打得如火如荼,大漢國內卻是一點兒也沒歇著,各部官吏按部就班,所有人都在忙前忙後,李嚴除外。
“哈~哈!哈欠!!!”
“誰啊這是……”
李嚴躺在臥榻上不知不覺打了個噴嚏,他望著房頂連連嘆息,想此番作戰又沒他事, 臉上的不滿越發的明顯,“這諸葛亮憑什麼又把我放在成都!”
…………
夏日炎炎,烈陽當空,高山流水,纏纏綿綿……
都江堰的風景絕美如畫,那成片的稻田令人賞心悅目, 大司農楊敏在這段日子並沒有回到成都去處理軍糧事務, 而是把擔子都拋給了典農令, 自己則在都江堰試驗田裡沒日沒夜的觀察這些施了肥的稻穀生長情況。
四川僅有成都周遭平原地區可供種植,都江堰上游岷江水源充沛,每到夏季都會溯流而下灌溉農田,使得這裡的土壤異常肥沃。
又因為李休研究出新型肥料作為農田稻穀養料,再配合岷江水源灌溉,使得本應該在六月中旬才能大面積生長出來的穀穗全都提前了半個月,可能是因為今年的天氣適合種植稻穀的原因,也可能是肥料養分足的緣故,這些稻穀比曾經那些稻穀的長勢更好,而且顆粒飽滿,每一穗都是上等稻穗。
“是我眼花了嗎……”
楊敏的身體很顯然有些消瘦,這兩個多月以來,他日日夜夜都在觀察著稻田裡的稻穀長勢如何,直到今天清晨前來,眼前青綠泛黃的稻穗竟然一夜之間變得如此茂盛,看得這位從農田裡長大的大司農直髮愣。
看著眼前這片景象,楊敏駝著背拄著長棍走到離他最近的稻穗前,他伸出左手撫摸著一穗稻穀, 雙眼微眯緊緊盯著這穗的穀粒——穀粒顆顆豐滿,飽滿圓潤,從外看,能看得出穀粒明顯比先前多了一倍。
透過裂開的那些穀粒看向穀皮內部的米粒,楊敏頓時喜笑顏開,米粒飽滿圓潤不說,顏色通體泛黃,陽光照射過來,那光澤程度簡直讓人大為讚歎,如此長勢喜人的稻穀,大漢未來豈不是年年倉廩滿盈,人人都能有粟米飯吃,北伐就再也不會因為糧草不足而退兵了。
“善!善!!哈哈哈哈……李休此子果然有些手段,老夫小瞧了他,小瞧了他!哎呀——年輕真是好啊……”楊敏拿著那穗稻穀不肯鬆手,臉上的笑容越發的燦爛。
先前他對李休的不看好,再到如今的嘖嘖讚歎與由衷佩服,楊敏可以斷定,數十年內,李休將會是大漢未來的希望, 甚至可能成為中興之臣中位居第一的功臣。
“此事應當告知丞相,嗯……應當告知丞相!”他越看這穗稻穀越是喜愛,於是便將其鬆開,就連鬆手的力度都感覺不到他在使勁,可見楊敏對這片稻穀的重視到底有多麼的大。
…………
丞相府內,在這裡依舊忙乎得焦頭爛額的各部屬吏們得知都江堰農田的那片試驗田已經有了訊息,董允當即放下手頭事務帶著一眾官吏匆匆趕到那裡,看看施加肥料的農田長勢究竟如何。
而這時,楊敏正在此處與那些農民們展開大規模的農作活動,長勢如此甚好的稻穀,他們怎能忽視?
他們走在田間小路上,一路都是濃厚的稻香氣息,董允率領這些官吏們一邊前行,一邊享受著大自然帶給他們的慰藉,自立國以來,他們每日都在朝堂或者是家中來回折返,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放鬆自己的心情。
這不,得到都江堰的訊息,董允當即動身,一來是想讓大家放鬆放鬆,前線的戰事暫且還算穩定,離開一段日子也沒有太大問題,二來也是要見識見識李休的想法到底能不能使得大漢的農產量提升一個幅度。
“休昭,汝以為那片農田會是怎樣的?”張裔走在董允身後比較好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