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這是一場攻防拉鋸戰(求訂!)(第1/2頁)
章節報錯
根據現在的戰場情況,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部分:
魏國調集十五萬兵力,約十萬民力在西、北、東三個方向攻打隴右三郡。
其中曹叡率領雍州十萬兵力,以天水為這場戰爭的主攻方向,又聯絡鮮卑人,派八千步騎從陰山出發向天水東北部進發。
涼州方向的徐邈在接到曹真軍令後,立刻將麾下一萬兵馬調回涼州, 只留一半人馬擔任佯攻部隊,與武都、陰平共一萬五千餘人佯攻南安、隴西。
在逐漸明瞭戰場的具體形勢之後,諸葛亮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計劃,並傳令吳班,禁止率軍出擊,在豲道設定一道牢固的防線,只守不攻。
又命令隴西太守遊楚,派遣遊騎在敵軍後方進行襲擊,每隔三天都要展開一場時間不定的大規模突襲,要讓敵軍時刻都緊繃起來,不給他們任何休息的機會。
………
三天後,諸葛亮率領大軍主力抵達冀縣,根據前線情報,以及他下達的各種命令,都在這場戰爭的可控之內,至少他能夠判斷出,這場仗的主帥已經換了人。
“把雍州半數兵力全都調往陰山附近監視拓跋力微,這絕非是司馬懿能想出來的策略,呵呵……他這是替曹叡頂罪啊。”
諸葛亮坐在上位揮了揮羽扇低著眉頭陷入了沉思,他從未見過這個對手,只知道他在曹操時期獻了不少策略,與程昱、荀攸這類的謀士相比還要強上不少。
而且,司馬懿在淮南作戰當中配合曹休,由於曹休孤軍深入,如果不是他率軍與賈逵聯合拖住了陸遜追擊,恐怕曹休就只能當吳軍的俘虜了。
所以, 諸葛亮對於此次作戰的重視程度遠高於上一次, 曹真並不可怕,因為他是一個純粹的武將,但司馬懿可就不是了。
“丞相,末將聽聞司馬懿性格隱忍,當年曹操徵辟他為官,連續徵召數次都不肯出仕,最後還是硬給拉到丞相府才逼迫就範。”姜維這時忽然向眼前陷入沉思的諸葛亮拱手介紹道。
這些事情諸葛亮都聽說過,他還知道此人有鷹視狼顧之相,但兩人從未見過面,卻總有一種格外熟悉的感覺,諸葛亮敏銳的感覺到,這次作戰將會是他們一生中結識的開端。
“咳……姑且不說這件事情了。”諸葛亮岔開了話題,轉而看向站在右手邊悶悶不樂的魏延問道,“文長因何而沉默寡言?如此這般倒不像是汝啊。”
“唉!丞相有所不知啊。”魏延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在眾人面前狂倒苦水,把李休跟他搶仗打的那件事情給說了出來,“若是要末將上陣,這鮮卑八千人還算什麼呢?”
聽他這般埋怨, 諸葛亮那張慈祥的臉不禁露出和藹的笑容, 原來是兩人爭去罵陣,魏延沒搶過李休, 所以才會變得這樣。
但是這樣也好,能培養培養魏延的中軍主帥的能力,日後在大規模的作戰當中,魏延可以當做前鋒主帥來指揮將領作戰。
“哈……文長這般與年輕人爭搶,也莫怪孝然如此說!哈哈哈……”諸葛亮撫須長笑,旋即安撫了一下魏延那被李休擊傷了的心靈,“本相欲以文長為主將,可當此任?”
一聽到這話,他那極其誇張的表情瞬間收了起來,然後瞪著大眼睛看向眼前笑容依舊的諸葛亮驚喜地問道:“丞相此話當真?!”
“本相說話何時食言過?”諸葛亮的雙眼已經眯成了一條縫,並對其頗為嚴肅地囑託道,“此戰乃我大漢首次與魏賊展開攻防戰,切記切記!莫要把此戰打成反攻戰,擊退即可!即使是追擊,也要看敵軍真實實力再追。”
果不其然,諸葛亮還是怕魏延出亂子,所以才特意叮囑這些。
由於他的麾下沒有幾個合適的將領,於是諸葛亮看向站在右側中間位置的王平、廖化、袁綝等人,這幾個將領都是大漢的後繼之才,可以在這場作戰多加培養了。
“王平、廖化、袁綝聽令!”
“末將在!”
“汝等三人併入魏將軍麾下擔任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