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趙諮之喜(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喜,大喜呀!”
成都驛館內,吳國使團已經在這裡待了快一個月時間,負責此次出使大漢的使臣趙諮早已沒了興奮頭,只想趕緊盼著諸葛亮能快些回來,自己好回去向孫權覆命。
而突如其來的喜報,讓許久沒有笑容掛在臉上的趙諮變得異常高興。
“我大吳對魏軍曹休主力在石亭展開殲滅戰取得全勝!曹休重病發作無力指揮作戰, 就是……讓其遁走矣。”
負責本次護衛趙諮的將軍陳表把石亭之戰的詳情進行了系統性的描述,雖然沒能活捉曹休,但其命不久矣的訊息很快就會傳來。
這場作戰對於孫權來說,那可真就是多年不開張,開張就爆場,只要不是他帶兵,吳軍肯定就能打出個不錯的戰績。
但孫權也功不可沒, 周魴詐降曹休的策略是孫權提出來的,計劃幾乎很完美地進行了下去,這從中說明了一個問題——孫權智略尚可而統軍不行。
此時,坐在驛館正廳內的趙諮抬手重重拍向大腿,並說這是大吳自合肥慘敗以來唯一一次主動出擊獲得勝利的戰鬥。
“大王欲以此戰在朝廷各世家面前立威,這麼多年以來,揚州四大世家對大王施展朝廷政策尚有支援,但軍事上……”
說到這裡,趙諮卻是搖了搖頭,四大世家各個家主雖然參戰,但在這之前卻是抱有懷疑,認為此戰可能是兩敗俱傷。
陸遜、朱桓,這幾個人雖然沒有持反對態度,但也沒有主張支援態度,畢竟他們都身為武將,都想打仗立下功勳。
可是孫權經常不給力,使得他們人生中的戰績都跟著蒙羞,如何能支援他?所以他們才保持著中立偏反對態度。
這次主動出擊獲得勝利, 雖然沒能活捉曹休,但可以說明一點,那就是孫權只要不上場,前線戰事還是可以夠看的。
站在趙諮面前的陳表點點頭,自己雖然不屬於世家序列當中,但卻感同身受,世家費力不討好,到頭來死了一堆人。
“這次作戰取得大勝,大王是想重新贏得世家的支援,至少在對北方魏國用兵時,沒有世家反對的阻力。”
“文奧所言極是!”趙諮咧嘴一笑,然後站起身來走到他的身旁望向門外那棵綠葉微黃的大樹嘆道,“世家永遠是棋子。”
在那些雄才偉略的君主眼中,世家永遠都是鞏固國家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倒不如說是棋子。
這些棋子,代表著皇帝掌權的程度,對地方的控制程度,如果這些世家不願意為君主效力,那麼就代表這個國家即將走向衰落。
至少在隋唐之前,世家的影響力要遠遠超出庶族的影響力, 皇帝與世家相輔相成,世家依賴於皇帝,皇帝利用世家。
“德度公之言,下官受教矣。”
陳表雖然是個武將,但他也明白世家對於一個國家的作用,他們身為皇帝的鷹犬在地方維繫著君主的統治,使得政權得以穩定。
當世家不再支援皇帝,這個政權將會走向窮途末路,在衰微和滅亡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踏踏——
只見趙諮踱步徘徊,他在想這場戰事打完之後,接下來朝廷的動作會是什麼,在他了解到的情況當中,孫權有稱帝之心已經是昭然若揭。
那麼沒有猜錯的話,石亭之戰為孫權奠定了稱帝的前提基礎,最起碼此戰的發起者是孫權,周魴只是執行者。
贏得了世家的再度信任,他們也急於加官進爵,獲得此戰功勞,那麼孫權稱帝就是他們的前程所在,王國與帝國的官職,孰輕孰重誰不知道?
“文奧,看來我等要將此事提上日程矣,不日朝廷便會傳來訊息,到那時,若想收場可就難矣!”
要知道吳國的規格要比稱帝的大漢低一階,如果孫權向天下傳檄自己稱帝的訊息,那身處成都的吳國使團該怎麼辦?還不得讓他們給吃了!
“德度公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