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蜀錦代錢(第2/2頁)
章節報錯
平均每人家屬所平均分發直百錢不過八十出頭,這低於每人百錢撫卹的數額,所以蔣琬的想法是——擴大蜀錦貿易。
錦官城這半年生產蜀錦粗略計算共兩萬匹,平均每年能紡五萬匹蜀錦,其中三萬匹用來推銷貿易,定能大賺一筆。
這正好能補充朝廷國庫空缺,還能為下次北伐作戰開闢經濟糧道,至少在後方錢財這方面是可以保障的。
“汝意……從錦官城暫調庫存蜀錦與外通商貿易,抬高蜀錦價格,儘可能取得高收益來彌補虧空?”
董允思來想去,覺得這個辦法可取,但這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他們在糾結能否儘快調錢分發撫卹,而不是彌補國庫虧空。
“這只是其一,我意實乃以錦官城調出庫存蜀錦充作撫卹,以彌補那缺少的直百數額。”
要知道蜀錦價值不菲,如果以錦充錢,朝廷可就虧大發了,這直接就被這三人否決,如果這麼做,非但沒賺到錢,反而還虧了不少。
蔣琬無可奈何地勸住他們的否決想法,並表示道:
“一匹蜀錦值金十斤,這是國內貿易價格,對外貿易值二十斤,如果按一匹發放撫卹,簡直是虧本!
但諸君不如換個想法,一匹蜀錦長約一丈八尺,將這一丈八尺的蜀錦分為三段,一段八尺。
如此一來,這八尺蜀錦值金三斤,調蜀錦一千餘匹,把撫卹直百下調至五十錢,這般便可省去八十三萬錢。”
“………”董允聽完他的這番話,雖然面無表情,但腦海裡則是如同潮水般衝擊著大腦各處神經,“唔……”
一直都在計算的李福與張裔兩人緊皺眉頭,發現這其中並沒有省錢到哪裡去,但能以錦代錢,怎麼也能說得過去。
並且,蔣琬還考慮到了民心的問題,這些為國盡忠的將士們盡心盡力,身死疆場,發些蜀錦又能如何?
即使是它是貴族才能使用的物品,只要朝廷下詔把這些蜀錦當做陣亡撫卹,誰又敢阻攔?
“那我等便請示丞相,若丞相准許,速命錦官令從府庫調出蜀錦千匹,三天內把蜀錦分成數千段,隨直百撫卹一同發放。”
得到幾人的一致認同後,董允開始著手便起草手書,把蔣琬的想法和他們的意見都寫在裡面,請求丞相批准。
過了片刻,把這封手書寫完後,他抬頭望向府門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
“來人!”
踏踏踏——
忽然,守衛府門的兩個執刀步卒立刻轉身踏進府衙來到董允面前抱拳行禮道:
“董公!”
“爾等將老夫親筆手書立刻送至漢中,請丞相親自批閱,定要見到丞相併請其親眼觀看才行!”董允盯著二人再三叮囑,然後才放心地把這手書交給其中一人。
說罷,其中一個步卒接下手書後,兩人抱拳言道:
“請董公放心,我等定將此手書交予丞相之手!”
“嗯,走罷。”董允點點頭,然後揮了揮手示意二人離開此處。
待他們離開後,四人便開始整理這堆積如山的陣亡將士和受傷將士名單,但人數太少,於是董允便下令所有待閒官吏統統至此處理撫卹事務。
如同現代一樣,上司讓你加班你就必須加班,沒有為什麼,也沒有任何理由。
更何況,古代還沒有放假的制度,一週七天,早出晚歸,天天都在公廳大堂裡泡著,直到晚年退休回家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