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其面前的李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他穩了穩心神,然後睜開他那炯炯有神的雙眼看向諸葛亮說道:

“吳王孫權,早年英雄神武,於赤壁派周瑜率軍水師焚曹船百里大江,使得曹賊丟盔卸甲,狼狽而逃。

而又遣呂蒙偷渡荊州直取襄陽,使得關將軍折戟沉沙、屍首異處,使得孫權傲性再進一步。

合肥數戰,孫權親征卻屢屢敗回損兵折將,這不由得使其難以接受,此番之戰,乃孫權最耀眼一戰,且……”

說到一半,李休卻不再繼續說下去,而是吊著在場所有將軍的胃口,這讓諸葛亮饒有興趣地問道:

“且什麼?”

“且孫權其人頗有帝王心術,若僅僅是吳王,彼定不會甘心如此,若有此戰功績在手,末將猜測,不日其必稱帝!”

這種分析方式沒有任何漏洞,孫權也確實是這樣的一個君主,青年走馬上任繼承江東事業,能幹到這一步著實不易。

更何況,合肥數次戰敗早就讓他心生陰影,石亭之戰的勝利會再度燃起孫權的好勝心,甚至會拿這次功績作為稱帝的象徵也不是沒有可能。

文治他做得很好,把朝廷上下局勢全部穩定,而且還把各大世家的嫡系子女與自己的後代進行政治聯姻,可謂上策。

但相反,武功這方面就是個硬傷了,相比曹操、劉備,他們親征作戰互有勝敗,可唯獨他孫權親征合肥回回大敗而歸,這不由得讓他有了心理陰影。

這次的石亭之戰,雖然表面是陸遜統軍,但周魴詐降又該怎麼解釋?孫權還沒有宣告,李休卻知道這是孫權的主意。

“嗯……孝然此言不無道理。”趙雲心生佩服,這個年輕人懂得整合思路,運用孫權的性格與表現來預測他未來的行動,“(丞相卻是沒看錯此人……)”

姜維聽著李休的分析,他這才知道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大漢人才輩出,李休不過低階校尉,居然卻懂得這般道理。

但也有一定的外部因素,李休的身份可不是普通的農家子弟,身為名門後人,又是未來的繼承人,不可能不懂這些道理。

不過,李休的卓越見識今日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日後難免會有人在背後捅刀子,比如——楊儀。

“(哼!不就是想被丞相看重嗎?這個李休……日後得給他點顏色看看!)”楊儀沒有把他的態度表露在面,但內心確實是對李休的厭惡展現得無人能比。

對於他的話,諸葛亮表示非常高興,於是便把他想培養成未來的軍事人才的姜維推薦給了李休。

“伯約!李休追隨本相多年,此番爾也見到矣!統率大軍抵禦赫赫有名的魏軍大將張郃,又通曉國之大事,汝二人要好好交流交流啊!”

其實還有些顧慮的李休這時忽然抬頭看了看眼前的諸葛亮,而後又轉頭盯著身旁的姜維,他這才明白一件事情。

把姜維扔給他當朋友,實際上也是一種培養,畢竟兩個全都是人才,少了一個也不行啊。

“李將軍,今日聽君滔滔不絕,維甚是敬佩不已,還請以後多多指導戰陣軍事,望將軍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