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漢中太守府內,這裡的大小府吏與將領已經被隴右三郡的洪災事務忙得熱火朝天。

他們原定班師回朝的計劃也被打亂,諸葛亮無奈,只能上奏劉禪請求朝廷調出各郡糧草與搶險輜重供隴右賑災。

此刻坐在府衙正堂案前的諸葛亮正襟危坐,他握在右手中揮動的羽扇此刻戛然而止。

“………事情便是如此,冀縣儲備救災輜重被洪水細數淹沒,先前調派之軍不足以搶險之需, 可用之糧僅存無幾,還請丞相速速調派人馬增援隴右!”

“魏、李二位將軍當下如何?”諸葛亮聽完眼前武官的彙報,那充滿皺紋的臉龐輕輕一皺,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洪水,他感到始料不及。

這也直接表明一件事情,如果他不當機立斷,這次北伐收得的戰果將會功虧一簣。

隴右三郡各縣有羌胡諸部雜居於此,且又有牛羊牲畜, 如果能與他們保持合作的聯絡,那麼日後北伐也許有羌人助陣也不是不可能。

先前戰亂人禍,當下又是天災橫行,放在誰的身上,誰會好受?隴右百姓剛剛經歷政權更替,還沒來得及適應大漢政權,就被這無情的洪災衝得無家可歸。

站在眾人中間的那名滿身泥水的武官聞言,便對這兩人頗為敬重地向諸葛亮回答道:

“回丞相,魏、李二位將軍親臨洪災前線,根據百姓受災情況下達政令,並在三天內將冀縣洪災穩定下來。”

“善!”站在右側首位的趙雲聽到那武官回答的話,那充滿嚴肅的表情瞬間變得喜笑顏開,“文長、孝然不負所望啊!”

趙雲此言一出,令在場所有將領都對二人的表現與發揮感到欽佩,尤其是這個後起之秀李休最值得被讚賞。

想他不過丞相麾下一親兵,如今統大漢三軍東御張郃,又與魏延共拒洪災, 此等功勞,不給他相當高的封賞都說不過去這個道理。

但現在還不是說賞賜這個問題的時候, 諸葛亮在聽完武官的彙報之後,他坐在那裡緊皺眉頭思考了好一段時間。

“………”稍過片刻後,他那雙發直的眼睛瞬間回過神來,又掃向眼前眾將頓了頓身子,“傳令,以子龍、子均二位將軍率部北上增援隴右,半月內務必穩定當地災情局勢!”

說罷,站在右側將領佇列當中的趙雲與王平二人瞬間恢復嚴肅狀態,左腿幾乎同時向前一邁,然後不約而同地躬身抱拳回應。

“末將領命!”

但這樣還遠遠不足以平息局勢,諸葛亮又抬眼挪到趙雲身後片言不發的姜維身上,他是冀縣本地人,又是當地郡望,派他一同協助定會事半功倍。

“伯約聽令。”他那充滿威嚴的眼神固定在姜維身上忽然變得和善,表情的嚴肅也變得有些慈藹,“爾與子龍將軍同去。”

短短几句話,道出了諸葛亮對他的信任與寄予的厚望,而當初為什麼只派上官雝去天水而不派他去,這是因為他要帶姜維去見見皇帝劉禪。

但這次派姜維前去,與派上官雝的性質完全不同。

諸葛亮在奏表上寫封賞名單的時候,上面正好有姜維的名字,並且特徵其為丞相府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足可見諸葛亮對他的重視程度。

所以,正好有了這一次洪水災情,諸葛亮找到了機會讓他試煉試煉,也可以與這封賞掛上對等符號,省得朝中有人在背後閒言碎語。

一直沉默寡言的姜維聽到諸葛亮的命令瞬間提起了精神,然後頗為穩重地挪步上前向其抱拳回應道:

“承蒙丞相厚愛,末將定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