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真只說其一而忽略其二的用意原來是拓跋力微曾經深入中原學習過漢文化,要與使者交流會很順利一些。

這還並沒完,曹真的步伐忽快忽慢,這是在和他語言表達上形成了一致,只見其走到百官末尾又折返過來繼續說道:

“力微此人性情敦厚、待人友善,若說彼能在部落繼任首領,那此人定非泛泛之輩。

若與其率先結盟,河西鮮卑定然手足無措,禿髮壽闐勇而無謀,多年來為我涼州禍患,趁此機會便可收拾彼眾一番。

如此一來,假借拓跋鮮卑之手迫使河西鮮卑主動宣戰,可使得涼州徐邈有迴旋休整之餘地以待再戰之時。

而大魏屯兵安定各縣,恰是一招妙棋,若力微作戰不利且損失慘重,我等便效卞莊刺虎之事,豈不妙哉?”

說罷,曹真也走到殿陛之下,站在他身後的所有文武都不禁拍手叫好。

這樣不僅能夠削弱鮮卑兩部實力,還能穩住涼州邊境不利因素,實乃一箭雙鵰之策。

大將軍不愧是大將軍,談吐間沒有一絲含糊其辭,說出來的全都是戰略與戰術上的精髓。

要知道,鮮卑族也是馬上民族,後漢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後,鮮卑族群分佈在漠南與漠北各個地方。

他們與匈奴、烏桓一樣,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教育,所以就只能在草原牧馬,有事沒事的時候南下侵略邊境城池。

他們的禍患對於魏國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在軻比能稱雄漠南這幾年裡,鎮守幽州的將軍蘇尚與董弼沒少和他們發起衝突。

但一直沒有解決這個因素的原因是什麼?當然還是因為魏國無暇北顧,南方孫吳、西南季漢形成鉗制之勢,使得他們難以處理後院之事。

其中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攻打雍涼地區,這也就給了魏國極大的麻煩。

魏國多數輜重和兵力都要調往雍涼前線,中原即使是有兵,但也無法組織大規模兵力平息後院亂事。

“子揚,真之所言,公意下如何?”曹真這時忽然轉頭斜睨陷入思考的劉曄問道。

站在陳群身前的劉曄聽到曹真的聲音,他瞬間就從自己的世界當中掙脫出來向其表示贊同。

“大將軍此計甚妙,曄自愧不如也!”

“哈哈……”曹叡見劉曄如此謙遜,他也不禁露出一絲笑容,“子揚謙遜,朕欲聽卿心中之言,不知子揚可否說上一說?”

這時,話題被曹叡傳到了劉曄的身上,站在殿陛之下的曹真聽曹叡所言,身體緩緩轉身返回他原本應該站的位置。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劉曄已經不同於昔日追隨曹操時的威風,他每出一策,曹操都會斟酌應對。

可到了曹叡這一朝,每出一個主意,曹叡都敷衍而過,這讓他倍感憂傷與無奈,屬於他的時代已經就此過去了。

見曹叡把這個問題甩給了自己,劉曄頓時陷入兩難境地,自己應該是說還是不說,說了容易說錯話,不說還容易被曹叡嫌棄。

“臣惶恐,大將軍妙計堪比古之張良、陳平,老臣智計拙劣,還請陛下勿怪!倒不如請大將軍繼續說下去罷!”

這句話算是把這口鍋甩得乾乾淨淨,即使是說了也不會被曹叡所不滿,這就是所謂的甩鍋,把這口大鍋又扔給了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