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諸葛亮的思量(第2/2頁)
章節報錯
“末將領命!”
“馬岱現在何處?”諸葛亮這時調整好狀態,以頗為嚴肅的姿態向那軍卒問道。
於是,送書軍卒便把魏延的主意告訴給了諸葛亮,並說明馬岱已經帶領從街亭退出來的兵馬離開冀縣向漢中趕來,不日便至漢中城下。
得知馬岱已經帶兵從冀縣離開趕往漢中,諸葛亮表情依然鎮定自若,把他從冀縣調出來是正確的決策。
但光把人調出來也不行,馬岱的存在只會讓這些百姓的仇恨越來越深,甚至見到扶風馬氏的人都怒火中燒,巴不得要和對方拼命。
想當初,馬超在當地犯下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除了一個“殺”字,連個留情的機會都不給他們,可見其無情到極點了。
“………伯瞻此舉實屬不妥。”趙雲接過放在書案上的手書掃視一遍,他的臉色也變得有些難以形容,“當地百姓民心已被穩定,又為何把街道徹底清開?這不是多此一舉?”
在隴右三郡的控制權上,當頭“魏”字大旗已經被漢軍拔下,現在這裡已經歸屬於大漢麾下領土。
把當地百姓全都攆到其他街道口不讓他們在這裡正常生活做生意,是誰都容易心生不滿,何況他們還曾是魏民。
因此,馬岱這樣的做法有利有弊。利在於不會讓那些魏國探子滲透進來;弊在於沒能處理好迎接大軍進城事務。
一直在劉琰身後的楊儀始終都沒有發言,諸葛亮的眼神這時忽然掃過他那沉默的臉龐,但在這一刻卻停了下來。
“威公,此事汝如何看待是好?”
“………”楊儀聞言,他貌似早就已經準備好直面諸葛亮的問題,於是便挺直身子向其躬身行禮,“丞相,下官之意乃以魏延將軍鎮守隴右三郡,兼領漢中事務。”
“?!!!”
這番話倒是令在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要知道楊儀與魏延素來有隙,這在大漢高階官吏範圍面上,是公開的秘密。
兩人經常在公共場合,尤其是在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會議時,楊儀每次發言都會被魏延反駁,而楊儀也常常對其進行語言攻擊。
久而久之,魏延與楊儀的怨恨越發深重,有時就連諸葛亮都無法有效勸止二人在公堂上怒罵回嗆。
在北伐出征前,楊儀就因魏延提出所謂的“子午谷奇謀”而多嘴鄙視了一通,魏延甚至還一度動了刀來威脅楊儀。
“……威公,文長征戰辛勞,此番又遇此大事,應當使其休息一陣。”諸葛亮對楊儀的表現感到失望透頂,“冀縣之事,遠非我等想象得簡單。”
派吳班和上官雝去天水坐鎮,是因為這件事情在極短的時間內想要徹底根除隱患,完全沒有可能,甚至還有可能產生反彈效應。
與其鎮壓鬧劇,倒不如依舊以大漢經年累月貫徹的政策——恩威並施。
而上官雝又是天水世家子弟,還是上官氏家主,由他協助吳班安撫百姓內心仇恨,應該不成問題。
“此事便辛苦二位將軍,待回朝把北伐一切事務處理完畢,本相親自騰出手來處理冀縣之事。”
既然丞相都已經發話,那麼他們也就沒有了意見,站在那裡還想得意發揮的楊儀瞬間黑了臉。
但這是他咎由自取的,魏延是當今大漢朝中不可或缺的重將,北伐大事還要仰仗他的力量。
如果把北方邊境事務全都交給了他,雖然可以像當年鎮守漢中時使得曹操數年沒能進犯,但他現在還不能出鎮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