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既然小弟在丞相面前誇下海口,那我等就要認真緊張些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李休盯著眼前這位被他稱之為“大哥”的羅羽很是嚴肅地說道,“倘若我等與王平將軍順利匯合並拖住張郃一個月,或許這一月我等會全軍覆沒,但能以小代價換取丞相北伐大勝利,諸君認為值或不值?”

雖然帳內這群人很想反駁李休那冒險的策略,但是他已經向丞相請命去街亭支援馬謖,這件事情就不可能再去改變。

身為李休兄長的羅羽無可奈何地緩緩嘆息,自己清楚已經勸不住這個弟弟,那何不如賭上一把?

“既如此,那為兄就陪你闖上一闖鬼門關,記著你要是活下來了,逢年為兄忌日要給我燒些香火錢。”羅羽見自己這個表弟去意已決,身為兄長的他自當勇猛精進敢為人先,若是自己戰死沙場,也別忘了給他燒些錢。

說罷,李休臉色沉默,整座營帳頓然化為他記憶中的“家”,想當初羅羽與李休兄弟二人共投軍旅,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吃穿、一起打仗,真到最關鍵的時刻還是自家兄弟能夠成為自己的靠山。

“傳我軍令,出兵!”

剎那間,他猛地從記憶中的溫馨掙脫出來,自己清楚不應該再被束縛在這樣的過往沉浮。

無論是古代的李休還是現代的李休,他只記得自己只不過是萬千人中的“幸運兒”,自己的目的只有一個——追隨夢想而前行。

況且方才諸葛亮遞給他一道軍令讓李休不明所以,開啟後才明白這道軍令的良苦用心。

有了它,李休就可以在街亭戰場便宜行事,到時候馬謖即使是不聽眾將勸說,憑這道軍令在手,他想不聽也難。

這或許就是他的契機,平步青雲的機遇。

踢踏踢踏——

在他下令出兵的一瞬間,帳內諸將同聲答“唯”,李休徑直走向帳簾旁取下佩劍,身後八將皆神采飛揚意氣風發,這將是他們出征北伐以來面臨的第一次大戰,當然,是生是死還需看天命如何。

天空湛藍,如海滔天,碧波盪漾。

放眼整座大漢軍營戰刀霍霍、殺聲滔天,各營兵馬都在摩拳擦掌緊鑼密鼓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李休率領麾下八將以及一千精卒來到轅門之外,剛想對這群“陌生”的將士們說明此戰兇險萬分,但卻被一支裝備精良軍隊的步踢馬踏蓋住了聲音。

踏踏踏——

“出征!”

卻見一員老將臉色面若重棗,髯長一尺,其身著雁翎鎖子甲,手持一杆九環金背刀,胯下黃鶴翻雲駒,生得氣勢威面八方。此人被李休看得目瞪口呆,而腦海中閃過的名字卻讓他更為吃驚。

“此人就是魏延魏文長?!”

“喂,孝然!”魏延這時看到率軍出營的李休忽然對其喊叫道,“聽聞你的部隊被丞相特許追隨幼常前去街亭,你小子又給丞相灌了什麼迷魂湯了?”

見魏延與自己搭話,李休也只是尷尬一笑,然後臉色變得頗為正經地對其抱拳回應道:

“因將軍與高將軍分別駐紮街亭以東與列柳城一帶分身乏術,因此末將便主動請戰隨參軍身後而前往街亭助陣。”

“哇哈哈哈!!!嗯,老夫一直向丞相讓你來我麾下任職,可他呀,就是不幹!沒想到就憑你這三寸不爛之舌也能說動丞相前去街亭,老夫沒看錯你。”魏延不覺被李休的言語感到興奮,心想不愧是自己看重的年輕人。

當然,此戰他們將要面對的不是魏國雜牌軍,而是張郃率領的主力軍,因此馬謖要承受的壓力要比各部都要大。

所以魏延也在擔心王平能否勸住馬謖,不過有了李休的一千人助陣,再有他丞相親兵身份在旁,馬謖應該不會做出一些讓人感到出格的事情。

緊接著,李休便短暫拜別魏延使其先行離開,自己則是轉身看向眼前眾軍高聲令道:

“此番出兵街亭,乃我一人力爭得來,想必諸君不理解我為何這麼做!但我要告訴諸君,此戰成敗關鍵在於我等,守住街亭一月將是大功一件!汝等將會是大漢北伐的頭等功臣!話不多說,出發!”

說罷,李休調轉馬頭朝著東北方向策馬而去,身後一千精卒各持兵刃大旗緊隨跟上。他們或許不知道街亭之戰將要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場面,而身為穿越客的李休卻是非常清楚,想擋住張郃並非易事,但有那封軍令可就猶未可知了……

嘩啦啦——

漢軍旗幟迎風招展,李休提劍策馬意志堅定的走在大軍最前方,倘若自己能夠守住街亭挽回此戰大敗的戰局,天下大勢能否就會因此而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