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樵二人定下章程,便也不再磨蹭,各自收拾行囊,關閉洞門,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師父,咱們是走雲路,還是陸路?”

“雲路,你法力高些,駕霧馱我。”

“師父,咱們要往何方去?”

“西方……”

劉樵也不知姜尚在何方,只是根據前世模糊記憶“文王訪賢於蟠溪”來推斷。

文王封地既然號西岐,肯定就在西方了。

又對照時間,得出如今姜尚正隱居蟠溪,蟠溪又在文王治下。

欲尋姜尚,向西而行,肯定沒錯。

常龍駕風煙,載起劉樵,師徒兩個半雲半霧,離地十數丈,往西而去。

…………

自上會天下八百鎮諸侯朝商,四御諸鎮之方伯長,有東伯姜恆楚,南伯鄂崇禹,北伯崇侯虎,西伯姬昌。

然帝辛寵信妖妃,又有奸佞費仲,尤渾進讒。

四賢伯孤身入朝,進獻方外珍奇貢賦,見朝堂妖妃蠱惑君心,奸佞阻塞君側。

讒臣趨炎附勢,朝堂烏煙瘴氣,邊鎮糜爛,後宮汙穢,炮烙姜後,剜眼割舌。

皆是聯名上書,犯顏直諫,望廢妖妃,斬奸佞,卻是惹惱了天子與一眾妖黨。

東伯姜恆楚,犯顏直諫,被誣陷行刺,午門外闔碎其屍,逼反東魯二百鎮。

南伯鄂崇禹為保恆楚,被誣其有叱主之愆,午門外遊街梟首,逼反南楚二百鎮。

唯北伯侯暗賄費尤二奸,得保全身,只落得個削職降祿。

西伯姬昌,素有忠良賢名,善演先天數,百姓呼為聖人,為帝辛所忌。

幸有眾文武,並微子,箕子等宗王死諫威脅,才得以免除死罪。

只是囚禁於羑里,不許歸國,轉眼已是七年。

直至近日,帝辛將其子伯亦考碾成肉餅,賜姬昌食,以作試探其先天數。

姬昌佯裝不知,痛食子肉,帝辛見此,才放下心頭忌憚。

又有岐相散宜生使計,賄費仲,尤渾二奸臣作保,帝辛才特赦姬昌。

為表愧疚,賜姬昌龍德筵宴,掌白旄,黃鉞,又賞朱衣紫服,玉帶魚袋,誇官遊街。

姬昌卻不敢久待,恐生變數,遂帶侍從,作探馬打扮,連夜逃出朝歌。

帝辛聞報,疑心又起,怕縱虎歸林,遂遣兵追趕。

姬昌一行雖奪命狂奔,只一日便渡了黃河,過澠池,直朝臨潼而去。

奈何逃命之官,沿途有關隘阻攔,不敢走上大道,只敢繞些小路山林,這般如何跑得脫朝廷兵馬。

待過姬昌過澠池不遠,早有兩彪朝廷兵馬前後堵截。

前面一波千餘騎,纛旗上書“神武將軍雷”。

陣前一員大將,紫面長鬚,風翅盔,鎖子甲,紅罩袍,此時見了姬昌,勒馬大喝道:“西伯那裡去,本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