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章 神仙業位(第2/4頁)
章節報錯
何為天意?
諸位教主的意志就是天意。
若不如此,劉樵怎麼繪製神仙業點陣圖錄?
畢竟劉樵雖然看過電視劇,但封神演義出場人物太多,根本不知道誰會上榜,誰不會上榜。
只有一點化身合於榜中,但凡有上榜的,劉樵再於天書上為其考功,記述模樣、生平、功績,順便再以其模樣,煉就身神。
當然,最後一點才是主要目的。
在沙場中攝其形氣模仿,終究格局小了,肯定不準確,所以身神無法生出。
只有這些神聖以真靈、元神、魂魄上榜,才能真正收攝其光炁、身長、服色、性格、模樣等等。
神者,屬清靈之體,陰中超脫,肉身軀殼的外在顯化,都是假象,也難怪之前無法憑之修證身神。
只有那一點魂魄真靈、元神才是最真切的。
劉樵正沉思間,忽然一愣,心底一道莫名資訊浮現。
隱於榜的身神與本身心靈相通,一道道畫面傳入心中。
“封神榜上早有真靈,竟然已有不少人上榜了?”
檢視畫面後,劉樵有些愕然。
連忙趺坐在地,取出記載天罡氣秘術的道書。
如今上面秘術被劉樵學了後,這封道書已然徹底化作無字天書一卷,長有四十九尺。
劉樵取出毫筆,醮硃砂,在第一頁上書:
子姓,比干,字文烈
時為殷商亞相,太子少師,性正直敢言,犯言直諫…幼聰慧,勤勉好學,以借月光讀書之典故,博學聞達於諸侯…
敕為第()等,第()階,為()神。
留了三個空處,得正式封神以後,才能堪定其位階,品佚。
隨後,又以另一支毫筆,醮松墨、硃砂等十餘種各色顏料。
在紅字旁空白處,畫一高三寸,面白短鬚,紅袍服,戴華冠,好似後世古廟裡文曲星的模樣。
周身又繚繞淡白雲氣,頂上氤氳仙光,手持勿板。
又以朱書記述:“身長三寸二分,白氣繞身,華光籠頂,足掩雲霓…視之可年四十歲許,修短得中…白衫皂絛,佩分景之劍,聚物華之珍…”
將光氣、服飾、模樣、身長悉數記述。
“轟…呼呼…”
伴隨外界最後一筆落下,劉樵身內一竅,毫光閃爍間,化作比干一般身形相貌,御一條白炁,環繞周身。
只是隱隱矗立竅中,雙目微闔,似沉睡未醒。
但這次卻是穩穩立於竅中,雖還未顯神異,供劉樵煉就神通,但也再未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