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摩柯等人不解,忙問李三刀怎麼回事。

李三刀沒有詳細解釋,急聲下令道:“沙大哥,令你和段錦彭率城中兩萬兵馬極速支援暗渡山,我擔心敵軍目標並不在此處!切記,出東城門走小路,不要被敵軍發現。”

“那建平城和主公安危如何保證?”段錦彭擔憂的問道。

“你們快去快回,我來拖住他們!若是得勝便繞到對面聯軍身後,與我們兩面夾擊!”李三刀說道。

“那...主公保重!”由於擔心扈三孃的安危,沙摩柯沒有過多猶豫便率幾位副統領走下了城門,段錦彭也是無奈的緊隨其後。

李三刀見幾人離去,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將視線重新放回了城下的聯軍之中,雙手抱胸,一隻手抬起摸著下巴沉吟起來。

不久後,李三刀在張武的守護下,率領禁衛軍出了城門,在距離李策僅有五十米的距離處,停了下來,李三刀朝李策喊道:“對面的想必就是李策李將軍吧?久仰大名了,在下李三刀,與李將軍同為李姓,一見如故,卻不知李將軍為何犯我城池?”

李策聽聞開口說話之人就是李三刀,心中一驚,他萬萬沒想都李三刀居然來到了南郡戰場,想到李三刀嚇人的戰績,心裡有點發虛,但是李策並沒有表現出來,他知道此時絕不能在氣勢上輸給了李三刀。

李策深吸了一口氣,鎮定自若的說道:“明知故問!李三刀,你這小小山大王,不在你的山頭上做你的山賊行當,怎麼做起了這爭霸之事!你可知道,你並無朝廷冊封和認可,行如此霸道之事,就是叛逆之人!”

李三刀被氣笑了,列了咧嘴,說道:“按李將軍這麼說,益州堯承允攻打武陵郡便是名正言順?司馬伯騫奪取桂陽郡不是叛逆之人?孫宥謙與魏不韋蛇鼠一窩,把持朝政,肆意玩弄權勢便是順乎天道?”

在李三刀一番咄咄逼人的話語攻擊之下,李策一時間有些語塞,沉默了一陣後說道:“不管如何,官就是官,匪就是匪,道不同不相為謀!”

“李將軍你的執念太過於深了,如今天下時局動盪,百姓疾苦,我九龍山替天行道,敢為天地立心,為天下生民立命,從未傷害過一個平民百姓,你且看夷陵、稊歸、建平三縣,百姓生活與之前有何不同!而你口中所謂的忠於朝廷之人,可有為這些疾苦的百姓做過一件好事?”李三刀心中冷笑,心道跟我耍嘴皮子,我還沒怕過誰!

李策心裡出現了一霎那的動搖,但只一瞬間就被他從小接受的“以君為主,以天下為客”的思想擊碎的徹底。

過了一會,李策憤聲說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只要這天下還是大威朝的天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就應當為君王捨命!”

李三刀聞言搖了搖頭,心想這是什麼狗屁道理,這些愚忠之人真是無可救藥。

李三刀索性不在理會,開口說道:“我沒有去找你,你反而找上門來了,說吧,今日想怎麼打,畫出個道兒來!”

李策見李三刀這麼說話,心中一喜,他本來就是要為突襲暗渡山上的九龍山兵馬拖延時間,才與李三刀廢話了這麼久,此時見李三刀如此說話,便打算拿出自己計劃中的第二環,門前擺陣,將他畢生所學中最為自豪的陣法擺於城門前,並設下賭注,引誘李三刀上當,李策相信,憑藉他的陣法,必能從李三刀的身上搜刮出什麼來。

“早就聽聞李山主富有韜略,兵法出神入化,不如我們就以兵法打個賭如何?”李策嘴角再次浮現了自信的笑容,開口說道。

“哦?你想怎麼賭?”李三刀一聽打賭,頓時來了興趣,他可是最喜歡打賭了,而且逢賭必贏。況且此時城內空虛,他同樣也要為暗渡山上的人馬爭取時間。

“我於此處擺下一道陣法,若是李山主能破此陣,那我便率聯軍投降於你九龍山如何?”李策誘惑說道。

李三刀自然知道李策沒按什麼好心,便問道:“若是破不了呢?”

“若是破不了此陣,那請李山主退出南郡,當然,夷陵、稊歸、建平三縣仍然歸你所管,你看如何?”

李三刀對著李策冷笑連連,心想就知道你沒憋什麼好屁。李三刀不敢輕易答應,雖然他看過許多兵法著作,可並不是太全面,所以沒有信心答應下來。

但轉念李三刀就有了主意,開口說道:“我看不如何?不然我來擺一道陣法,由你來破,賭注不變如何?”

這次輪到李策搖擺不定了,他對李三刀可是非常瞭解的,知道李三刀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驚人,但他卻是不得不這麼做,他必須要為偷襲暗渡山的兵馬拖延時間。

李策仔細琢磨了一下,開口說道:“既如此,那就各擺一陣,兩陣皆勝方為贏,若是平手那就作罷,你看如何?”

“好,一言為定!”李三刀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答應下來。

隨後,李三刀回到城門樓上,李策也在城外擺起了高臺,就在李策擺臺之時,一批快馬從聯軍後面向西北方向而去。

不多時,李策的陣法就已成型,李策朝著城牆之上大喊道:“李山主,你可認得此陣?”

李三刀朝城下仔細的觀察起來,只見陣中約有萬人,遠遠看去這陣法呈八卦圖一般分為十個小的陣列,中間陣列架有一座高臺,李策手持令旗站於其上,高臺周圍有一千騎兵圍護,中間陣列之外則是分佈著九個呈扇形的陣列,每個陣列又從裡向外分為三個小型陣列,三個小型陣列中間有幾米寬的通道,每個小型陣列都由盾兵圍護在外,長槍兵立於其內,九個陣列之中有八個入口,與小型陣列中間的通道形成迷宮一般的格局。

李策手中令旗不斷揮動,九個陣列陣行隨之變動,時而如車輪般快速轉動,時而後陣變前陣,前陣變後陣,時而盾牌落下,長槍刺出,長槍收回,盾牌舉起,每一次變幻,都似向城上之人示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