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宮。

寢食難安地趙王偃再次將郭開召進了宮中,而且這一次,他還將自己的兄長,趙國此時的春平君,曾經的趙國太子召進了宮中。

雖然趙王偃對自己這位兄長從小就是厭惡透頂,但他也知道,在眼下的局勢中, 他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如此才能夠讓此時的趙國有足夠的力量對抗那幾乎像是不可戰勝一樣的秦軍。

“如今,邊騎已經戰敗,秦軍不日就可以攻到都城城下,這個時候,你們可有什麼良策?”趙王偃臉色蒼白地說道。

自得到趙軍邊騎戰敗的訊息後,趙王偃只覺得整個人的血液都要因為恐懼而凝固了。

“唯有死戰而已。”春平君道。

“春平君如果只有這麼一個答案,那你可以走了。”趙王偃道。

雖然趙王偃在理智上不斷的告誡自己, 自己這個時候需要藉助春平君這位兄長背後的力量, 但是,當聽到春平君的話後,他的心中還是難以遏制的生出了一種厭惡感。

什麼‘唯有死戰’而已,問題真的就那麼簡單,只是這麼簡單的話,最後死亡的可不知道是誰。

站著說話不腰疼而已。趙王偃在心中冷笑道。

“大王,難道到了這個時候,你還心存僥倖?秦王為滅我趙國而來,這個時候,除了死戰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春平君道。

“是孤心存僥倖嗎?”趙王偃反問道。

春平君還準備說些什麼,但郭開已經開口了:“大王,死戰是不錯,但最後死的可不一定是誰。”

郭開作為趙王偃真正的心腹,只是透過趙王偃的三兩句話就已經明白了他的心思, 於是說出了趙王偃的心聲。

“那你說怎麼辦?”趙王偃看向郭開道, 聲音雖冷, 但眼神中卻盡是滿意之色。

在危機關頭, 真正能夠為孤解困的,還是郭開啊。在此時的趙王偃心中如此想到。

“大王,現在敵強我弱,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要怎麼做,而是要明白,秦軍下一步的動作是什麼,如此才能做到有效的應對。”郭開道。

“那你說秦軍下一步的動作會是什麼?”趙王偃問道。

“大王,秦軍自三月的函谷關開始,四五十萬的兵力,與諸國作戰,已經持續了五個月了,在這五個月中,秦軍雖然打敗了聯軍,並俘獲將近二十萬的戰俘,但在這背後,必定是巨大的消耗,要知道,無論是秦軍, 還是那些戰俘,對於秦國的糧食消耗,每一日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郭開道。

“秦國雖然強大,但還做不到以一國之力支撐如此龐大的軍隊作戰繼續作戰下去,否則,秦王政就不會只帶來十幾萬兵馬進入我趙國了。”郭開道。

“你說的有道理,這麼說,秦軍下一步,未必回來我趙都,而是撤軍了?”趙王偃問道。

“大王,秦軍肯定是要撤的,但是,也沒有那麼容易就撤軍。”郭開道。

“相國這話是什麼意思?”春平君開口道。

“我說的話,真正的意思是秦軍有撤軍的緣由與可能,而想要將這種可能變成現實,我們還需要做一些事情。”郭開道。

“伱是說議和?”趙王偃問道。

“是,議和,秦王政心中此時肯定也在猶豫,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他撤軍的想法。”郭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