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七年八月中,趙軍邊騎七萬圍秦國重甲兵五萬於趙都北四百里處。

趙都,王宮。

“李牧將桓齮所部的秦軍包圍了?”郭開看著從趙王偃那裡得到的軍報,一時愕然。

“已經圍上了,李牧向孤請調援軍,以爭取儘快殲滅桓齮所部的五萬秦軍。”趙王偃語氣莫名地說道。

“大王準備派遣援軍支援李牧嗎?”郭開小心地問道。

郭開很清楚,在趙王偃沒有露出傾向之前, 自己絕對不能亂說話,否則在這種可以關係到趙國生死存亡的時刻,貿然的表明自己的態度,可能對帶來不可測的禍患。

“孤在猶豫。”趙王偃道。

“大王在猶豫什麼?”郭開配合著問道。

“李牧包圍了桓齮所部的五萬秦軍,孤很清楚,這個時候, 只要孤派遣出五萬援軍,哪怕是三萬援軍,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殲滅桓齮所部的五萬秦軍, 但是,即使殲滅了桓齮所部的五萬秦軍,在其身後,可還有著十幾萬秦軍。”趙王偃苦惱道。

“到時候,萬一因為桓齮所部秦軍被殲滅一事,秦國全面對趙國開展,以趙國現在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擋秦軍。”趙王偃說著已經是一臉的苦澀。

現在的他是真的後悔了,後悔當初想著坐山觀虎鬥,誰曾想到狼族的二十萬大軍竟然會敗的那麼快,但是,當狼族大軍敗了之後, 一切就已經來不及了,現在的他只想著儘快將七萬趙軍邊騎調集到身邊,如此才有力量守衛都城。

只有都城還在手中, 一切就還有機會。

但是,現在的李牧卻給了他一個難題。

趙王偃很清楚,殲滅桓齮所部的五萬秦軍是一個何等的誘惑, 但在這個誘惑之後,又有一個巨大的危機,其中的風險,他真的承擔不起。

“大王,也許我們可以以戰促和。”郭開試探著說道。

“你仔細說說。”趙王偃來了幾分興趣道。

“能夠保下我們趙國的只能是我們趙人的英勇,如果我們能夠殲滅桓齮所部的五萬秦軍,說不定可以讓秦國看到我趙國不是輕易就能夠打敗的,迫使其撤軍。”郭開說著不忘觀察著趙王偃的神色。

這些話當然不是郭開的本意,他說這些只是為了試探,試探趙王偃內心深處的真正想法,而且這樣說,無論怎麼看,他也是出自於忠誠,即使話說錯了,可不會有什麼惡果,畢竟,忠誠是可以被原諒的。

“如果是別人,你說的這種可能或許會發生, 但他是秦王政,一切就很難說了,以秦王政之前的行為來說,我們趙國若是殲滅的桓齮所部的五萬秦軍,他不僅不會撤兵,反而還會增兵。”趙王偃說道。

“況且,即使他不增兵,僅僅只是他此時手中的兵力,就是一股可怕的力量,要知道,狼族二十萬大軍大敗之後,他手中可是得到了不少的狼族俘虜,他若是再用上那些狼族之人,其兵力將會更加恐怖。”趙王偃接著道。

“那大王下令讓李牧放走桓齮所部的秦軍?”郭開試探道。

“這樣也不行啊,秦軍力量不損,豈不是更加堅定了秦軍的決心。”趙王偃否定道。

“大王,若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只能折衷一下。”郭開道。

“折衷?”趙王偃疑惑道。

“援軍要派,但不對桓齮所部的秦軍發動進攻,以桓齮所部的秦軍為條件,與秦國議和。”郭開道。

聽到郭開的建議,趙王偃遲疑許久,才悠悠地開口道“郭開,你可真是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