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到來,沒有在肥地的秦軍大營產生一絲的波瀾,但狼族的到來卻在肥地的趙軍大營產生了巨大的波瀾。

“將軍,狼族破入長城,雖然是應大王的盟約而來,但是,行的卻是強盜之事,末將麾下的一個百夫長,其所在的村子竟然被狼族之人夷為平地,村中婦孺盡數淪為其奴隸,只有一少年從中跑出來,卻不敢去雁門,而是九死一生的跑來的了肥地。”在李牧的大營之中,一個趙軍校尉對李牧說道。

話語雖然平靜,但眼睛中卻盡是怒色。

趙國竟然和狼族結盟了?他不知道趙王偃有多少無奈,他只知道,在自己的親人與朋友之人,有著許多人是在與狼族的交戰之中失去性命的。

趙國雖然與狼族的交戰在數十年來是敗少勝多,但是勝利並不代表不會死人,相反,每一次勝利都是用趙軍的傷亡取得的。

這些世代都在趙國北境的趙軍將士,幾乎從未與秦軍交過戰,他們對秦軍的仇恨只是來自國仇,來自國人的傾訴,但是,他們與狼族的仇恨卻不是國仇那麼簡單,更是家恨,是血淋淋的事實。

因此,他們對狼族的憎恨更在對秦軍的厭惡之上。

而眼下,當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來保護他們的趙國,他們的王時,他們的王卻與自己的仇人結盟了。

在他們保護趙國和他們的王時,又有誰能夠保護他們的家人?又有誰在意他們的想法?

這樣的思緒在趙軍大營之中悄然間出現了,好在,並不普遍,一切還能控制。

但是,那只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可以變得更好嗎?

“暫且忍一忍吧,等打退了秦軍,一切就會變得好起來。”李牧無奈地說道。

眼下的局勢,他又能如何,他麾下雖然有著十萬大軍,但他也僅僅只是一個將軍而已,趙國與狼族結盟一事,他只有聽從的權力,而沒有反對的權力。

他心中的不忿在王權之下,只能選擇壓下去。

“將軍,為了趙國,我知道忍的必要,但是,麾下計程車卒呢?他們怎麼辦?”校尉無奈道。

“那個從雁門郡逃來的少年在哪裡?這件事情不能走漏了風聲。”李牧沉吟道。

“我知曉這件事情事關軍心,所以已經讓人將那少年妥善安置起來了。”校尉說道。

“僅僅只是這樣是不行的,一旦發生在雁門郡的事情傳出去,本就因為大王與狼族結盟一事而不穩的軍心會出現更大的動亂。”李牧說道。

“將軍,那可要我將······”校尉試探道。

“不可。”李牧聞言連忙阻止道。

“他的苦難是因為趙國而起,是因為我們的無能而起,我們又怎麼能夠做那樣的事情,對自己的同胞出手,即使是狼族之人也會不恥。”李牧接著道。

“你將那少年帶來,讓他留在我的身邊吧。”

“是,將軍。”校尉說著躬身告退。

看著校尉消失在大帳入口的身影,李牧沉沉地嘆了一口氣。

趙國與狼族結盟一事,看似能夠幫助趙國度過眼下的危機,但李牧卻知道,與狼族結盟一件事情實則是弊大於利。

這些年來,趙國憑什麼在與秦國的征戰之中不落下風?是國力強大嗎?是吏治清明嗎?是趙王英明神武嗎?

都不是,趙國之所以能夠堅持這麼多年,全靠著趙軍將士上下的捨生忘死,支撐著趙軍將士如此捨生忘死全靠著心中的那一股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