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議結束之後,秦國眾臣心思各異的離開了咸陽宮,各自返回府邸。

而昌平君剛剛返回府邸,就被從華陽宮趕來的一個內侍喊住了。

見到來人,昌平君尚來不及換下朝服,只能急匆匆地再次登上馬車,向華陽宮而去。

“今天, 聽說在咸陽宮的廷議之中,發生了一件大事,你昌平君以一己之力,突擊相國,讓其顧此失彼,而不得不放棄對羅網的掌控。”一身墨色長裙的華陽太后對風塵僕僕趕來的昌平君問道。

“太后都已經知道了?”此時的昌平君根本不知道華陽太后真正的想法,只能選擇順著華陽太后的話說下去。

“發生那樣的事情,我這裡不可能不知道, 我想問你,你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對呂不韋出手?你應該知道,現在的你還遠遠不是呂不韋的對手。貿然出手,只會讓呂不韋對你產生敵意,這不像是做事的風格。”華陽太后道。

“太后,這件事情是因呂相國而起,是他過線了,如果真的要讓呂相國將羅網在咸陽完全鋪開,那無論是對大王,還是對我等,都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只能出手了。”昌平君道。

“僅僅只是這個原因?”華陽太后問道, 眼睛之中卻是沒有多少相信之色。

“我知道, 我的心思瞞不過太后,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並並不是全部。”昌平君道。

“至於另外一個原因, 那是因為對於我來說, 羅網之事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今朝堂之上呂相國一家獨大,但不是所有人都對其心服口服。”昌平君接著道。

“所以,你就想著第一個站出來,對呂不韋出手,以此來發生自己的聲音,讓那些早已在呂不韋的壓迫下而鬱郁不得志的臣主動歸在你的麾下嗎?”華陽太后道。

“是,我確實是這麼想的。”昌平君回答道。

“原來如此。”華陽太后下意識的摸向自己的耳後的長髮,帶著幾分疑惑幾分恐懼的心思,問道:“羅網的事情,你是怎麼發現的?”

“這件事情,說起來也是一個意外,羅網的人潛如我的府邸之中,而那個人當年曾在江湖上行走,而我的門客之中,正好有一個人認得此人,所以就發現了羅網的行動。”昌平君帶著幾分喜悅的心情道。

那個羅網間諜對於昌平君來說,確實是秦王政四年中他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接下來, 你從這個羅網暗諜的口中, 得到了羅網的行動計劃,然後順藤摸瓜,藉助廷尉府的力量,揪出了一大批羅網派往各位重臣府邸中的暗諜。”華陽太后語氣莫名地說道。

“是,正是如此。”昌平君帶著幾分意外地說道。

“原來如此嗎?”華陽太后說著,不由揉了揉額頭,只覺得那裡地細紋似乎有了更深地趨勢。

“太后,可是有什麼不妥嗎?”昌平君疑惑道。

“你有沒有想過,在你動用廷尉府的力量清查羅網的人之時,為什麼呂不韋從始至終都不知道。”華陽太后提示道。

“這?”昌平君聞言猛然一驚。

是啊,在自己對羅網出手的時候,為什麼身為羅網幕後之時的呂不韋從始至終都一無所知,以至於在今天的廷議之中,因為自己的突然襲擊,而措手不及。

難道真的是羅網在咸陽的首領瞞著呂不韋暗中行事,矇蔽了呂不韋嗎?

可是,即使是那般,羅網在咸陽的首領,在發現廷尉府對羅網出手的時候,也不可能什麼也不做啊。

這其中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谷呀

昌平君猛然間意識到,自己在這件事情中,似乎太過順風順水了一些,似乎所有的事情,從始至終,都有著另外一人,在幕後安排著自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