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王權支撐(第1/2頁)
章節報錯
“孤最近這些時間以來,一直都在翻閱著歷代先王時期的上書,在翻閱到當年應侯範睢呈給昭襄王先祖的一卷書簡中,孤才第一次看到楚系的字眼,隨後,在各類上書簡中,楚系這兩個出現的頻率不斷增多,孤才知道,原來‘楚系’兩字是出自應侯範睢之手。”嬴政道。
當年秦昭襄王少年繼承王兄秦武王的王位,但因為年齡尚有,攝政大權歸於他的母親,當時的宣太后,宣太后的兩個弟弟更是在此期間,在秦國擔任要職,最後更是高居相國之位,穰侯之尊,勢力之盛,遍及秦國的各個領域,文臣武將,多有依附。
即使是武安軍白起,雖有曠世之能,但若沒有當年的穰侯魏冉的提拔,可能也要多輾轉數年,才能走上高位。
只是,隨著秦昭襄王步入盛年,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沒有哪一位王者允許大全旁落,就在此時,魏國的一介亡人範睢出現了。
上書秦昭襄王,言四貴之害,定下楚系的論斷。
而宣太后也在那時,順水推舟,歸權於兒子秦昭襄王,隨即有了秦昭襄王罷黜穰侯魏冉,認命範睢為相國的事情。
自從那個時候,楚系已經煙消雲散,在秦國的朝堂之上,楚系兩個字出現的頻率也就變得極抵了。
直到當年華陽夫人,現在的華陽太后的出現,楚系的稱呼再次活躍起來。
“是啊,正是出自當年的範睢之手,在秦國,即使是我,也是盡力淡化自己身上楚國的印記,又怎麼會以楚系自稱呢?”華陽太后說到這裡,不由苦笑起來。
但也多出了一絲釋然,因為從嬴政的話中華陽太后已經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羋嬋這時才後知後覺地看向嬴政,現在她才意識到,嬴政與華陽太后是在談論楚系,實則卻是在談論自己。
嬴政對楚系的看法,關乎到她在秦國未來的地位。
好在,嬴政的答案雖然談不上最好,但對於羋嬋來說,已經足夠了。
趙姬愕然地看著你來我往地祖孫兩人,發現自己竟然完全插不上話,此時,大殿內地眾人,只有她還是一副迷茫的神色,即使是韓姬,也僅僅只是在愕然中帶著幾絲瞭然。
這是要定了。
最終,眾人心思各異的離開了興樂宮,直到此時,趙姬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所以,羋嬋這件事情是沒有什麼意外了?”趙姬看著獨自留下的嬴政問道。
“就現在來說,應該是沒有變故了,祖母太后那裡,有著我需要的東西,至於以後?”嬴政說到這裡沒有再說下去。
至於以後,昌平君熊啟的背叛,那也是在以後了,以此時嬴政所處的位置,還顧及不到那麼長遠的未來。況且,背叛的只是昌平君熊啟,至於所謂的楚系?那就要兩說了,無論是楚系,還是呂不韋的派系,雖有派系之分,但只要嬴政足夠強大,他們就只有唯一的王。
涉及到內部爭鬥,或有派系之分,一旦涉及到對外事務,他們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秦國人,如果有誰不能夠做到這一點,那秦國將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是嗎?”趙姬笑道,卻是不再過問羋嬋的事情,她相信,嬴政的考慮要比她想的更加長遠,對於這些事情,她本就不擅長,既然嬴政自己的主意,她也就不再過問。
知道的越多,煩惱也就越多,而煩惱越多,眼角的皺紋、鬢間的白髮也就越多,趙姬可是一個十分愛美的人,她又豈會將自己置於那種‘危險’的境地。
“對,不過,現在有著一件事情,要與母后商議一件事情。”嬴政道。
“什麼事情?”趙姬來了興趣道。
當然,趙姬感興趣不是嬴政所要說的事情,她真正感興趣的是嬴政與她商議這件事情的本身。
“不久後,我秦國將要攻打韓國。”嬴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