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靜明顯沒遇到過這種球,因為女單比賽的時候大家幾乎都不退臺,就算退也多半隻退一步,這種超遠距離側切的情況,就連男選手都很少碰到,何況是女選手?

她整個人都是慌的,伸出球拍試圖擺短,球卻在碰到膠皮之後直接飛了出去。

這個球打完,灣島組合心裡就知道,這局球結束了。

事實上,唐朝組合的打法思路並不新鮮,依然是靠王超打穿甄靜。

只不過在具體方式上,王超並沒有受到混雙基本戰術的制約。

第一局他有機會進攻,他就直接用進攻打死甄靜。

這一局湯圓圓明顯限制不住林梓君,而王超要接林梓君的球,也就沒有把握能找到好的進攻機會,既然如此,他選擇用技術打死甄靜。

所以林梓君一進攻,他就退,他選擇超遠距離側切,這絕對是非常規手段,其他選手敢這麼幹,十個有九個會直接自殺。

但他卻能保證十個球至少切成功九個。

男選手切出來的強烈旋轉的超級球,確實不是女選手能應對的。

何況他還不是必須要退臺側切,事實上,他也可以試著遠距離拉球,或者是乾脆不退,頂著林梓君的進攻試著做預判,打一個超快的回頭球。

各種方式都是可以的,因為他都會。

而這些打法之所以都可以實現,歸根結底依然是因為他漲力氣了,他與林梓君在正手位的攻擊力上,已經徹底拉開了差距。

至於林梓君超快速的反手位,以及極速天賦下的移動能力,王超其實依然是忌憚的,但這畢竟是雙打,他只需讓湯圓圓發奔球限制住林梓君的反手擰就可以了。

“其實打到現在,關於混雙到底該怎麼打,已經很明顯了。”

說話的是大馬哥的特邀嘉賓葉紅葉,論壇大佬擅長寫文,自然也擅長長篇大論的總結:“縱觀唐朝組合的所有比賽,從場面上看,看到的幾乎全是選手的個人能力,你要說他倆配合得有多好,我真不覺得,讓我評的話,我覺得蔣培榮說得沒錯,配合默契度最高的是灣島組合,其次是櫻花國一號種子組合,然後才輪得到唐朝組合。”

“是啊。”大馬哥隨後跟上:“唐朝組合的配合只能說及格,他們能贏,是因為每到關鍵時刻,都有人站出來,用自己的特殊能力打破僵局,這也充分證明了,純粹的向上相容是不夠的,必須要挖掘選手的個人能力。各大協會的教練們恐怕有得頭疼了。”

“但這個戰術體系可不好做啊。”葉紅葉幸災樂禍的笑:“每個選手的個人特長都不同,具體打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調整,怎麼突出優勢,怎麼隱藏缺點,想想都千頭萬緒啊。”

“可能比你想的還複雜。”大馬哥也很幸災樂禍:“你有沒有注意到,唐朝組合昨天打櫻花國組合,今天打灣島組合,其實具體戰術上是不一樣的,他們是根據對手的能力屬性來調整應對方式的。”

這就更復雜了。

試想一下,一個選手力量很強,那麼教練打造戰術的時候需要想辦法讓他突出優勢,去跟對方拼力量。

但如果今天遇到的對手,力量比自己更足呢?

那這個優勢就不是優勢,反而變成劣勢了,你不但不能去跟對方拼力量,還要儘量避免對方主動跟你拼力量。

那麼你在接發球順序、進攻模式上,都必須要完全換一套東西。

這戰術調整的幅度可不是一般大。

事實上唐朝組>>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合在戰術調整方面還是很佔便宜,因為王超在純技術領域已經走到了極致,而湯圓圓目前看來也似乎是女選手中力量最強者,這就導致他們在設計戰術時,並不會在自己的強項上被對方壓制的情況,也就沒有那麼多過於複雜的戰術調整。

但是其他普通選手,那情況可就千變萬化了,速度、力量、旋轉、技術,任何指標都可能成為強項,也可能成為弱項。

葉紅葉忍不住嘆息:“頭疼。”

大馬哥也嘆息:“頭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