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人生後傳之《直板崛起》 第一章 沒有天賦的少年(第1/3頁)
章節報錯
金秋十月,對於這座位於華國中南部的小鎮而言正是最好的時節。
傍晚時分的陽光溫暖卻不燥熱,投射在“勵志小學”有些殘破的教學樓和樓前坑坑窪窪的操場上,給天地萬物都鍍上了一層美麗的金邊。
小學生週末是不允許補課的,所以校園裡還算靜謐,唯有在操場邊上一溜修起來的八張水泥乒乓球檯邊圍滿了人。
即便天色已經要暗下來了,遠處還有飯菜的香氣正嫋嫋飄來,孩子們依然不捨得走,基本上人手拿一塊球拍,只等著球檯上在打的某人趕緊輸掉,自己好輪換上去過一過手癮。
……
“啪!”
隨著對面人的手臂擺動,銀色小球重重砸在面前的球檯上。
高飛的反應很快,迅速把胳膊伸出去想接住這個球,但他的食指和拇指把球拍的柄扣得太緊,雖然成功的截住了這顆飛得很快的球,球拍正對的方向卻明顯是偏的,沒有對準對面球檯。
而若是要讓球拍的方向調整到位,他的手臂需要至少再扭過去三十度,變成一個擰麻花的姿勢。
他現在就已經快要擰成麻花了,接球的姿勢本來就彆扭得很,最後這三十度無論如何也擰不過去,“啪”的一聲,球落在球拍上,再理所當然的從側面飛出了球檯。
對面的小孩歡呼一聲,把手中球拍做了個向上甩的小動作,握拍的手指鬆開再握緊,球拍就在手指間很帥的轉了一圈,然後他另一隻手往外揮了揮,像是趕蒼蠅,道:“換人。”
語氣很輕巧,說話很簡短,因為這樣會顯得很帥,很有範兒,在小屁孩們心目中,帥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事情。
高飛站在臺前不肯下去,手指依然緊扣著球拍,臉色微微漲紅,向對方怒目而視。
可對面的小孩不怕他,譏笑道:“高飛,你三個球已經輸光啦,還站在這兒幹嘛呢?趕緊下去啊。”
他一開口,圍在球桌邊的其他小屁孩們也一起鬨笑起來,說的都是一些“他好菜啊”、“一個球都接不住”、“明明不會打還天天來找虐”、“都什麼年代了還在打直板”之類的話,球檯四周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高飛悻悻的下去,自有其他小屁孩換上來。
張家鎮這種小地方,孩子們打乒乓球一般不打正規的11分制,而是採用當地約定俗成的土辦法,打的是奇葩的3分制,每人三個球,誰輸了誰下去,贏的人可以繼續,並且在面對輪換上來的新對手時可以重新計分。
這就相當於打kof的時候,只要一局打完,血量就可以回滿,根本不怕消耗戰,很是賴皮。
所以,如果有人水平比其他人都高,就可以霸著球檯的一端,打到最後都不用下桌。
勵志小學有五個年級,每個年級八個班,每個班三四十個學生不等,這樣加起來總共就有一千多人,因為學校設施殘破,實在是沒什麼娛樂活動,唯有八張水泥球桌算是最不挑剔環境的粗放型體育設施,所以全校倒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會打乒乓球。
每到週末,便有人大清早的來佔桌子,只要佔住了就是一整天不挪窩,即便中途要撤,也會把球桌的“所有權”轉交給跟自己關係最好的小夥伴們。
所以別看球檯很破,連中間的球網都是用磚頭壘起來的,但是這八張球桌在學生們心目中,是實打實的稀缺資源。
正因為是稀缺資源,所以勵志小學的學生們早就養成了同仇敵愾之心,平時為了搶地盤雖有內鬥,但一旦有外人也要來玩,那便立刻一致對外。
可別覺得誇張,事實上,張家鎮周邊還有不少鄉級單位,鄉里也有學校,設施更差,孩子們對勵志小學的水泥球檯眼饞得很,每逢節假日都要過來蹭著玩。
高飛便是附近桃樹鄉的孩子,正因為不是勵志小學的“自己人”,又格外蹭得勤,水平還辣麼菜,所以成為了大家習慣性取樂的物件。
但高飛人菜癮大臉皮厚,每逢週末都要來玩,偶爾生氣,也立刻就自我消化掉了。
他站在桌邊苦等了十分鐘,才終於再次輪到自己上場。
高飛看了看天色,知道自己大概等不到下一輪了,於是格外希望能贏至少一個對手,這樣就可以最少多打三個球,他小心翼翼發了個下旋球,倒也像模像樣。
在業餘圈子裡,基本上對待下旋球唯一的解法就是搓回來,對面也不例外。
但對面知道,對付高飛有一個萬試萬靈的招數,他把球直接搓到了高飛的反手位。
高飛一看球在自己左側,頓時就有點慌,球拍迎上去,小心的一推,力度倒是合適,但方向不對,球直接被他從側面推了出去。
他一丟分,圍觀的勵志小學學生們一起鬨笑。
高飛更謹慎了些,為了避免再被對方針對,他選擇發球直接發到對方的反手位去。
但這種對自己很奏效的招數,對其他人好像並沒有什麼意義,對面隨手一推,就把球推了回來。
孩子們是沒有控球概念的,高飛的對手只是本能的覺得,這球已經在反手位了,如果還要往高飛的左側推,很有可能出界,所以他把球儘量往球檯中間推。
高飛鬆了口氣,趕緊再把球搓回去,依然努力去搓對方的反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