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王超露霸氣,拜耳飆母語(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不僅僅是個好奇心的問題,也關係到很多職業選手排兵佈陣的問題,因為他們可以儘量在規則範疇內想辦法規避一下王超這個大魔王,畢竟,在“天下英雄不敢攖其鋒”的當下,遇到如日中天的新任大魔王實在是一件很沒有意思的事情。
打又打不過,又不能棄權,連拼命的資格都沒有,這種感覺,咋說呢,古人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打王超就屬於典型的從容就義,你真的慷慨不起來啊。
這時候很多人是在暗喜的,比如拜耳、皮克和虎克這種,他們心裡清楚,全運會四年一屆,在華國選手心目中含金量可以對標奧運會,這就導致無論王超還是羅九都一定會百分之百選擇全運會,於是,年終總決賽這倆是不是得缺席了?
沒了兩臺割草機,咱們是不是就有機會了?
一時間歐洲和美洲那邊居然隱隱有了些微妙的緊張的氣氛,拜耳盯緊了虎克,心想,我雖然力氣不如你,速度不如你,但我技術比你好,經驗比你豐富,真打起來,還說不定誰比誰強呢,我今年35歲,若是能拿到一個年終總決賽的重量級冠軍,大概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退役了。
虎克自然不服氣,他覺得,老子在乒超鍛鍊了小半年,身經百戰,打的可全是華國乒壇那些名氣不大但實力嚇人的頂級高手啊,可這麼多場下來,我除了輸給羅九和王超之外,還輸過誰?你還真拿老眼光看待我啊?我跟你說,經驗這玩意取決於比賽質量,而不取決於年齡大小,我現在的實力,只要華國人不來,妥妥的奪冠保證。
皮克也有野望,但他比較謙遜,只是想著,如果王超羅九都缺席,那自己豈非可以至少一路殺進四強再說?運氣好的話,讓拜耳和虎克狗咬狗去,我說不定還能進個決賽呢。而若是進了決賽,說不定我的對手已經在半決賽耗費了太多的體力,變成紙老虎了呢?
總之,這一刻,英格蘭人特有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型浪漫主義氣息在皮克的周身瀰漫出來。
瑞典選手k.米歇爾比較務實,他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只是跑到老瓦家裡關起門來開始進行賽前緊急特訓,顯然也是志在奪冠。
可很快就從華國傳來了第一個訊息:華國選手範小東和呂飛揚選擇參加年終總決賽,放棄了全運會。
這是兩位小將的幕後老師在仔細思考之後幫他們做出的決定。
孫天龍認為,範小東身為華乒內部公認的未來一號種子,是要奔著大滿貫去的,所以,即便現在參加全運會能拿到一些成績,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現階段的他絕對突破不了王超和羅九的封鎖,既然如此,先去試試把“年終總決賽冠軍”的副本打一遍也挺好的,萬一直接打通關了呢?
邱意濃則認為,呂飛揚暫時的戰鬥力還遠遠不夠,去全運會也是炮灰,不如去年終總決賽上撈點世界排名的積分,趕緊把名次升上去,也好在明年分蛋糕的時候拿到更多的出賽機會。
總之,這個訊息傳來,歐美那邊小小的躁動了一下,很多人都感覺到了威脅。
若是華乒不出手,年終總決賽的冠軍只可能在德意志、英格蘭、瑞典和巴西這四大協會之中產生,但如今範小東要來攪局,那就又多了一個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拜耳甚至有點絕望,因為唯有他是在一個月內被範小東二連殺的,若是總決賽抽籤的運氣不好,那別說冠軍了,倒在任何一輪都有可能性。
不過總的來說,外協會情緒還算基本穩定,畢竟王超和羅九這兩臺割草機暫時還沒有動靜。
他們也堅信,這兩人不會來,畢竟總決賽年年有,而全運會四年才有一次。
隨後果然有訊息傳來,全運會期間羅九臨時加盟了蘇省乒乓球代表隊,人已經出現在全運會舉辦地雲滇省春城市,正在與臨時組隊的隊友們進行緊鑼密鼓的封閉訓練。
這裡需要小小的解釋一下,全運會乒乓球專案屬於國家牽頭舉辦的綜合性質運動會,非商業性質,所以並不會按照乒超職業聯賽這種俱樂部性質的商業賽事來分組,而是嚴格按照省份來分組的,原則上說選手儘量選擇自己的籍貫所在地,但因為種種具體情況的影響,實際上最頂級的那一批選手是可以在各個省份間自由選擇的,其主要目的,一是為了避免高手扎堆、實力懸殊太大,打得毫無懸念,二是為了讓比賽更激烈,更有觀賞性。
按理說羅九和王超都應該加入鄂北省隊的,但因為孫天龍退役了,這兩人的戰力完全無人制約,所以各省份的領導們都非常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定要把兩人分開。
於是羅九選擇離開鄂北省隊,至於去哪裡,那就看各省份的誠意咯。
最終是華國最富庶省份之一的蘇省,成功的透過他們沉甸甸的“誠意”拿下了羅九。
當然,因為鄂北省經濟情況只能算一般,手頭的“誠意”有限,所以拿下羅九的蘇省也會交換一名國家一隊選手給鄂北省,作為補償。
同時,在王超的舉薦下,鄂北省隊破格選擇從未進入過國家隊也從未打過任何國際賽事的武力作為自己的正選隊員,團體陣容就此成形。
到了這一步,國內國外所有球迷都覺得差不多了,大局已定了,畢竟當世最強者王超如此深度的參與到了全運會的組隊環節之中,還因為他的緣故而讓羅九遠走他鄉,到了這個地步,王超總不至於忽然撂下手裡的挑子,選擇年終總決賽吧?
事實上,在羅九宣佈退出年終總決賽後,國際乒聯已經讓莫拉德替補進了16人大名單,而現在,他們正在考慮讓誰來替補王超退賽產生的空缺,並因為這個名額起了激烈的爭執,爭執的原因在於都想選擇自己所在國家的選手。
具體來說的話,是某泡菜國官員想選擇李正直,而櫻花國官員卻覺得宇多星矢更好,另有瑞典官員覺得m.米歇爾真的很不錯,葡萄牙官員則覺得,我們國家總得有個名額吧,我看葡萄牙一哥弗雷塔斯就不錯。
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始終分不出勝負,究其根源,是因為這些人半斤八兩,各有所長,甚至相生相剋,迴圈往復,實在是沒辦法從中選出一個佔據絕對優勢的人。
由此可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誠不欺我啊,即便是幾十年如一日同心協力與華乒做鬥爭的國際乒聯,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
但在2月9日這天,驚天噩耗傳來:王超宣佈參加年終總決賽。
大家都別爭了,名額沒了,煮熟的鴨子它真的飛了。
這是年終總決賽正式開啟的前一天,整個乒壇都因為王超的決定而震動,他們一肚子的話要問,但還沒等他們發問,王超就直接作答了:“年終總決賽和全運會本身就不衝突啊,為什麼要選擇呢?我全都要啊。”
全世界的球迷都是懵逼的,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是因為,作為球迷,他們其實是很少去具體分析比賽的細節狀況的,多半是行業內的人士分析完了給他們一個結論,他們就信了。
所以,其實關於“這兩個比賽只能選一個”的論調,確實是各國乒協自己分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