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乒是舉國體制,運動員雖然內部競爭空前激烈,但其他方面其實是很幸福的,他們不用操心比賽的衣食住行,更不用操心賺錢養家,只需要一門心思好好練球就夠了,這也就造成,無論是公開賽還是三大賽,還是其他零零碎碎的小比賽,他們都能全心全意的備戰,以最佳狀態迎接對手。”

“但國外的職業乒乓球選手卻是拿這個當工作的,他們要自己拉贊助,自己找地方訓練,自己負責出行和食宿,所以他們面對一場賽事,第一反應是,劃不划算,有沒有賺頭?”

“一場公開賽,要不要參加,他們必須先考慮去比賽要花多少路費,中途食宿要多少錢,最終有沒有可能拿到名次,能夠拿到多少獎金,這些獎金除去比賽的花費之外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等等等等。”

“所以國外選手是沒辦法真正做到心無旁騖的,他們連日常訓練都很難保證持續性,往往練一陣停一陣,同時因為沒有人監督,他們還需要有很強的自律性,這就造成他們的狀態非常不穩定,偏偏每年的公開賽場次又這麼多,所以他們很多時候,參賽的時候都是完全靠本能打的,或者是到了比賽目的地之後再臨時抱佛腳去分析對陣形勢和對手的技術狀態。”

“所以,即便你在公開賽上贏了某個對手很多次,你依然不敢說你一定比他強,因為很有可能他跟你打的時候一直都不是最佳狀態。”

“而三大賽就不一樣了。”

“如果說國外選手的狀態有高低起伏,有側重,那麼他們一定會把重心放在三大賽上,這不僅僅是因為三大賽獎金更高、積分更多、榮譽更高,還因為三大賽其實比公開賽更容易爆冷。”

“當大家都狀態不好,都打基本功的時候當然沒那麼多冷門,但是如果大家都精心準備,那局面就會變得非常複雜,因為乒乓球比賽的勝負太容易受各種各樣小細節的影響了,基本功打不過的可以放大招,放大招不行可以用盤外招,總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技戰術體系,只要你足夠下功夫,你就一定能夠找到辦法針對你的對手。”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公開賽上的華乒選手,是百分之八十的華乒選手,而公開賽上的外協會選手,其實只是百分之六十的外協會選手。”

“唯有到了三大賽上,大家才都是百分之百的自己。”

“在這裡,你會看到熟悉的對手用出你從未見識過的新技術。”

“你會發現你遇到過很多次的對手直接變了一個樣,連技戰術體系都換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再強,你也有可能陰溝裡翻船,誰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贏任何一個對手。”

“既然如此,德意志選手拿到世乒賽冠軍,當然是有可能的了。”

秦華昌科普完畢,直播間裡的彈幕已經刷得飛起。

因為這個結論實在是跟賽前的漁輪差別太大了,賽前所有人都在說王超和羅九巔峰對決,怎麼現在,忽然就變成群雄逐鹿了呢?

秦華昌卻在這時喝了一口水,重新開口,笑眯眯的道:“以上……都是老瓦的看法,不是我的看法。”

彈幕驀然一頓,隨後更加瘋狂的重新整理起來。

秦鎮宇在旁邊苦笑著搖了搖頭,不得不承認,自己老爸現在真是越來越會玩了。

“常規狀況下,老瓦的觀點是沒錯的,我們常說,乒乓球是圓的,一切皆有可能。”

秦華昌慢條斯理道:“但是在我看來,之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歸根結底,還是差距不夠大啊。”

“如果差距真的大到那種程度,那麼所謂的爆冷,其實就不存在了。”

“現在的王超和羅九,跟其他人的差距有多大?”

秦華昌笑了笑:“一週前,羅九在葡萄牙公開賽男單決賽上4:0幹掉了虎克,那場球我現場解說了,你們也看了,虎克打得一點問題都沒有,他之所以被零封,完全是因為羅九打得太好了。”

“但那並不是完全體的羅九。”

“因為羅九去葡萄牙只是為了蓄勢,他這些天一直在研究的始終是王超,他打虎克,沒有用任何奇招,從頭到尾打的都是基本功,可即便如此,虎克依舊一點機會都沒有。”

“連虎克都沒有機會,其他人又哪兒來的機會?”

秦華昌反問:“一個跟羅九旗鼓相當的王超,其他人又哪兒來的機會?”

……

這是正賽第三天的上午,混雙比賽依舊先行,王超和湯圓圓遇到了來自港區的組合,翁春庭和艾琴。

翁春庭當前男單世界排名第13,艾琴當前女單世界排名第15,說起來都是響噹噹的高手,但他倆的組合從五月份正式組建至今,還從未拿到過什麼好成績,可見他倆在配合上其實是有大問題的。

究其根源,在於翁春庭的直板打法其實有些怪異,他本身並不是力量型選手,而是靈巧型選手,而他的反手,明明有著直板橫打的招牌動作,卻並不以發力著稱,而是以摩擦著稱,他技術特點上最大的優點在於連續進攻的銜接性,而這一點,在雙打中毫無用處。

反倒是艾琴,在女選手中屬於作風剛猛的力量型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