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緊張歸緊張,該怎麼打還得怎麼打,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悶頭勐衝——這才是華乒選手打關鍵球的精髓。

但是像王超這樣真正做到心如止水的,已經有點過分了好嗎……

王超最後一個球,出人意料的發了一個高拋。

這個球拋得非常高,至少在三米以上。

虎克曾經被譽為高拋發球拋球最高的選手,但王超這一拋,已經超過了虎克曾經創造的記錄。

這一刻很多觀眾同步站了起來。

他們都眼睜睜看著王超被羅九“暴打”了兩局,都在等著王超的反擊,而此時這個高拋球,明顯充滿了非同尋常的意味,讓他們不由自主的興奮起來。

他們都在猜,王超到底有什麼樣的底牌。

但他們不明白,明明有底牌,為什麼偏要在4:10的時候拿出來,難道你不知道這種局面下根本追不回來的嗎?

球從極高的地方落下,王超將手腕翻了過來,變成了反面膠皮朝上,很顯然,他是要用反手姿勢發球。

羅九死盯著王超握拍的手,想要看清楚王超的每一個動作細節。

他看到王超的手腕在球拍即將接觸球之前的瞬間有一個很細微的反向抖動動作,隨後球與拍面一觸即分,又快又急,飛了過來。

這是一個直插底線的快速下旋球。

很多人認為下旋球一定不快,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事實上,無論上旋還是下旋,只要球拍施加給球足夠多往前的力,它就可以快起來,旋轉方向本身與球往前飛行的快慢並沒有絕對嚴格的對應關係。

這個球拋得足夠高,那麼轉化出的重力勢能就足夠多,王超雖然只是球拍極其短暫的往前一磕,但這個球依然又急又轉,只是一閃就到了羅九面前。

羅九選擇謹慎的把球搓過去,但他並不僅僅是往下切球,還順帶著球拍往側面拉出去。

儘管王超的動作足夠隱蔽和細微,他依然判斷出這個球除了下旋之外還帶著極強的右側旋。

但這個球飛過去,依然沒有落在他想到的地點,而是更遠一些,更偏右一些。

這說明他對小球上的力量和旋轉的判斷有著不算小的偏差,好在總體上判斷是對的,所以並沒有直接吃球丟分。

王超直接一個爆衝。

羅九穩穩擋住。

王超又一個大角度變線爆衝。

羅九依然擋住。

王超迅速迎前,再次大角度變線,懟出一個臺內直線球。

這球非常快,直插羅九右手位球檯底線。

羅九其實追得上這個球,只是可能會有一點狼狽。

但他沒動,而是目視著這個球飛出臺去。

5:10,王超追回一分。

觀眾們在歡呼雀躍,因為他們終於看到了“弱者”開始反擊。

球檯兩端的選手心情卻都很微妙,他們的視線再次不經意的對在一起,這一次卻沒有相視而笑,而是各自心懷鬼胎的挪開。

王超再次發球,依然是一個超級高拋。

羅九依然死盯著王超的動作。

他看到王超在擊球的最後一刻居然把球拍換了個面,隨後是一個很標準的快速奔球,直奔自己胸口而來。

一個偷長的追身球——這是絕大多數人看到的東西。

但羅九依然注意到了王超發球最後一刻球拍與球分開時那個小小的斜向位移。

他知道這個球還帶有一點側旋,所以選擇側身搶攻的同時,球拍揮出去的方向也有一點細微的變化,足以抵消小球在空中的那一點點拐彎。

但他依然沒能把這個球拉到他希望的地方去。

他希望是把球打到王超這邊球檯的中央底線,結果球卻飛到了偏右的底線位置。

這是因為王超用的球拍反面,膠皮與正面的屬性不同,也給羅九的判斷造成了更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