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一人一刀(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概是這個意思。
他倆都沒有極速天賦,但他們都有太好的技術與太優秀的球感,即便沒有那麼快的動作,卻依然可以想出辦法來幫助自己的動作提速。
如果動作還原需要時間,那我就不還原。
如果不還原動作會影響自己做下一個動作,那我就想辦法,讓我的下一個動作的手臂起始點剛好與上一個動作的手臂終止點在同一個位置,達到理論上的無縫銜接。
只要我的姿勢夠精確,技術夠全面,可供選擇的動作夠多,我就一定能做到這件事情。
王超和羅九其實在華乒基地裡從未一起練過球,但他們對對方的瞭解卻彷彿已經深入骨髓一般,這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本來就是同一種風格的選手。
都絕頂聰明,都絕頂靈活,都是絕對的超天才。
所以這對同門師兄弟對決,打到現在,觀眾們在眼花繚亂之餘,也有一種很古怪的感覺,他們彷彿在看同一個人一分為二,然後左右互搏。
雖然姿勢不盡相同,身高、身形、球拍、髮型也不相同,但球檯兩邊的選手卻呈現出幾乎一模一樣的氣質來。
“這才是真正的同門對決啊……”全世界的球迷都覺得歎為觀止。
這個球還沒有打完。
面對王超的快帶,羅九早有防備,,他側身直接正手爆衝。
這其實算是他找到的一個機會。
畢竟快帶這種技術,本質上屬於過渡,第一個球的時候羅九也是在快帶的時候被王超抓到機會卡了節奏,最終才爭取到機會施展大蟒翻身。
如今形勢反轉,輪到王超快帶,羅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他這一板爆衝用力不多不少剛好八分,若是再少一分王超就能貼著球檯硬懟,若是再多一分他自己的平衡就要受損。
而現在這樣,王超只能退臺反拉。
這一刻觀眾被分成了兩個群體。
一部分人從頭到尾就是在看神仙打架,完全看不懂主動被動,只知道看熱鬧,這部分人佔了現場觀眾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則看得出來,這時候王超是落入了小小被動的,按照通常比賽的慣例,羅九隻需要乘勝追擊,繼續猛攻,依靠他的“雙面弧圈球全臺無死角進攻體系”一板一板的擴大優勢,直到把王超的防線徹底打穿,就能拿下這個球。
但這時候羅九卻偏偏選擇換招,一個遠距離的高難度削球,削到了王超這邊的球檯近點右側大角度。
他選擇的不是連續進攻,而是趁機吊角。
這自然不是羅九放水,而是羅九知道,對付王超,不能用常規思路。
如果他真的一板接一板連續進攻,確實有一定的可能打死王超,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被王超找到機會反拉,隨後雙方進入同一模式的“雙面弧圈球全臺無死角進攻體系”的正面對決,那麼到底誰勝誰負,其實只能交給天意。
所以羅九選擇用主動變招的方式,來把這一點小小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中。
他先變,王超跟著變,只要他的每一個變化都能搶在王超前頭,逼得王超不得不跟著變,再透過連續變化逼迫王超不斷位移,那麼王超就一定會漸漸失去平衡,直到露出破綻。
“這是對的。”秦華昌簡短的點評了一句:“實際上,他倆都有一個不算弱點的弱點,那就是平衡感。”
“所以在找不到對方破綻的時候,破壞對方的平衡,一定是不會錯的。”
乒乓球選手的重心與平衡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一部分是後天艱苦的努力,還有一部分則來自於身材、身高和體重。
為什麼華乒被外界很多球迷親切地稱呼為“胖球隊”?
正是因為乒乓球運動員其實比標準體重稍胖一點並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
畢竟乒乓球比賽對體力的消耗是遠小於其他體育專案的,選手只要體能過關,很少有在體力上扛不住的,那麼,“胖子耐力稍弱”這一點點小瑕疵,在乒乓球運動中可以忽略不計。
但它帶來的好處卻很多,比如胖子普遍比同樣身高或是同樣體重的同齡人力量更大些,下盤更穩固些。
單板質量強悍的林笠和範小東就正好是那種體型敦厚的型別,在隊內一個叫大胖,一個叫小胖。
範小東雖然才15歲,但他身上最恐怖的地方正是在於重心和平衡。
他是教練組公認的當前華乒內部平衡感最好的選手,在這一點上還要勝過孫天龍,這是純粹的天賦異稟,羨慕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