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剛打了四個球,這場球的第一局才剛剛開始,但是觀眾們卻已經有些疲倦。

因為這四個球加起來打了一百多個回合,再算上中間的接發球和準備時間,總共時長超過了三分鐘,而在這三分鐘內,觀眾們一直站著,一直在喊,一直在拍手,當他們從極度的興奮中偶爾脫離出來,就會感覺到身體的疲憊。

但他們不在乎,他們繼續振奮精神,再度投入現場的狂熱氣氛,開始繼續歡呼吶喊。

因為這是今天上午的最後一場球,也或許是本屆世乒賽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場球,它的精彩程度,還要超過二十分鐘前王超和拜耳的那一場觸底反彈的逆轉之戰。

羅九發球,依然是短下旋。

但正如前文所說,到這個時候,他發什麼球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和他的對手都已經透過剛才的三分鐘完美的證明了,他們要打的確實是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巔峰的矛與盾之戰。

只是暫時來看,這根矛還不夠鋒利,而這塊盾上卻鑲嵌著獠牙,於是反倒是林梓君3:1拿到了較大的優勢。

羅九正手弧圈。

羅九反手彈擊。

羅九變線正手位底線大角度。

羅九強拉反手位近點大角度。

羅九假動作,一個正側上旋。

羅九變拉球為推擋,企圖吊一個死角的近點球。

羅九臺內挑打。

羅九退臺拉了一個很不科學的高吊弧圈,宛如唱了一出空城計。

他的進攻依然讓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事實上很多就在現場的職業選手在看這場球的時候,甚至看得有些心灰意冷,想要退役或者改行,因為羅九展現出來的技術讓他們覺得自己就像是個憨憨,這麼搞下去,還挑戰個毛的華乒,自己只配躲在地下室裡吃灰。

有時候,職業選手與職業選手之間的差距同樣可以大到讓人絕望。

過去幾個月裡,大家都已經漸漸明白了羅九的進攻能力有多可怕,但這種可怕其實他們並沒有真的看懂,因為羅九的對手總是隻能擋住幾板就草草的輸掉。

但這一次,林梓君防得太完美,終於讓全世界看清楚了羅九進攻的真相。

是真的,恐怖的,讓人髮指!

但最可怕的卻不是羅九這讓人髮指的進攻,而是林梓君這更加讓人髮指的防守。

在絕大多數職業選手的眼中,羅九的進攻都充滿了殺板,但無論什麼殺板,林梓君都完美的擋了回去。

林梓君的動作非常簡潔,甚至比七月份剛剛完成超進化後打虎克的那一場還要簡潔,他永遠只有兩個動作:移動,推擋。

移動是為了追上小球的位置。

推擋是為了把羅九變幻莫測屬性千奇百怪的球接回去。

任你千變萬化來,我自一記推擋去。

這一擋的精髓就在於,球拍的傾斜度、球拍與桌面的傾角、以及它出現在空間中的位置都有非常嚴格的講究。

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用正確的力量和正確的角度,往前那麼一推,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若是對方的無窮變化中忽然出現某些技術穩定性方面的波動,我還可以迅速加力,借力打力,給你一個防守反擊。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球對羅九的要求是要高於林梓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