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林笠並沒有想那麼長遠,因為他在生活中真的不算是個多麼聰明的人。

他只是暗暗心驚,卻依然能鎮定的思考當前的局勢,隨後他發現,並沒有那麼糟糕。

林梓君式的超級推擋是很嚇人,但很明顯,王超的成功率不高,面對自己的反手擰,他正常接一點問題都沒有,用這種超級推擋反倒容易自殺,所以,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而且大部分時間割傷的都是自己。

而蕭飛式的大蟒翻身則更是如此,畢竟王超力量先天不足,這一招的純熟度也遠遠不夠,若是王超後面繼續用大蟒翻身,或許自己反而更容易得分一些。

要知道,即便是蕭飛的原版大蟒翻身也是有致命缺陷的啊。

想通了這兩點,林笠穩住心態,繼續選擇發球偷王超正手長。

他倒要看看,王超還會不會再來一招大蟒翻身。

“你就秀吧,我承認你秀得很帥,但等你秀完之後會發現,贏球的是我。”——這是林笠此刻的心思。

王超不再大蟒翻身,但卻也不強求削球,他直接把這球正手快帶了回去,依然落在林笠反手位。

林笠並不在乎。

他跟蕭飛和孫天龍最大的區別在於,他的反手並非短板。

雖然所有運動員的反手純力量都不如正手,但那麼多選手都以反手作為殺板,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反手除了純力量稍遜之外,有很多正手無法做到的優點,比如變線更簡單,球速更快,隱蔽性更強,動作幅度更小,等等。

林笠直接反手擰。

王超這次也不推擋了,退臺正手拉,依然不主動發力,帶著種快帶的意思。

這兩個回合一過,林笠也懂了,王超剛才大概是炫技,而現在,則要跟他好好打了。

林笠反手再擰。

王超再拉,卻拉到了球檯中央。

這不是他故意為之,而是林笠的擰球確實太重,他並不能完美的壓住球的勢頭。

但球一到中央,林笠就如同猛虎出籠,蛟龍出海,終於不再被束縛,得到了正手擊球的機會。

他迅速橫移一步半,側身轉胯,正手猛烈拉球。

這已經是他招牌式的重炮,小小的銀球飛過來的氣勢竟宛若大石。

王超不敢跟他拼力量,卻也維持著拉球的姿勢,退臺兩步,把球穩穩的拉過去,不求旋轉,只求落點和高度別出問題。

林笠在王超的防守中抓不到全力爆衝的機會,但他不在乎,因為過去的無數場球中,他真正得到的進攻機會都跟這次差不多,這就夠了。

他再次正手爆衝。

王超再擋。

他第三次爆衝。

王超繼續擋。

林笠第四次爆衝。

王超仍然想擋回去,但這一次球從球拍上打著旋側向飛了出去。

1:3,林笠拉大比分差距。

觀眾們興奮起來了。

在經歷了前兩個球的無聊之後,當兩人開始發力,這球就在忽然間被直接烘托到了最。

王超拿到發球權,再發短下旋。

雙方鬥短,鬥長,搓球,隨後王超主動搶攻,同樣反手擰林笠的反手位大角度。

林笠直接反手擰回來,又轉又急。

王超不敢對擰這個球,只能退臺兩步,等球出臺,再反手拉回去。

林笠因此抓到先機,直接正手爆衝。

王超擋住。

林笠再爆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