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擺短。

蕭飛擺短。

王超再擺短。

蕭飛再擺短。

王超穩穩的擺回去。

所有人都認為這場鬥短一定是王超先找到機會,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蕭飛沒有入微手感,同時在他們的記憶中,蕭飛好像從來不以臺內小球作為自身特長。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在連續擺短七個回合後,居然是蕭飛提前一步發起搶攻,他上前半步,身體往前壓,一個極其犀利的正手挑打,拉開了戰鬥的序幕。

嚴格說來,王超並不認為自己第七回合的擺短露出了任何破綻,但蕭飛這個挑打一出手,王超就有種很明確的感覺:有了。

這個挑打難度極高,因為蕭飛抓的這個機會根本不算機會,但他這個挑打卻很成功,又快又低,彷彿貼著桌面飛行,在王超這邊的球檯上輕輕一擦,如同蜻蜓點水般的飄了出去。

這個挑打的質感,與王超之前跟其他任何選手交手時遇到的挑打似乎都不太一樣。

王超其實知道原因。

那是因為蕭飛身高腿長,他挑打時身軀前壓的幅度比絕大多數選手更大,於是手臂伸得更長,別人的挑打如果做分解慢動作的話,基本上都是先用球拍把球兜起來再送出去,但蕭飛的挑打動作,卻更像是從頭到尾用球拍在帶著球一邊往前送一邊摩擦。

這是一個本質上跟快帶很像的挑打,如果動作再慢一點的話,甚至有“持球”的嫌疑,他能這麼打,是因為他的定製球拍的膠皮比絕大多數人更粘。

所有的定製膠皮都是與選手自身特點息息相關的,而這一點在國字號選手身上表現得分外明顯,單說蕭飛這個挑打,就是別人想學都學不來的,而他最賴以成名的正手大蟒翻身式殺板,則更是這塊球拍所能做到的極限,給人一種極其瑰麗、賞心悅目卻又不講道理的美感。

王超的第一反應是後撤步正手強拉,因為這個球只是快,只是飄,卻並不重。

但球一上手,他就意識到這個球的旋轉比自己預估的要弱很多,自己這一拉居然拉出一個嚴重冒高球來。

蕭飛沒有任何猶豫,後撤半步,拉開架勢,來了一個經典的大蟒翻身,手臂徹底掄圓,球與球拍接觸的時候,整個身子都側了過去,壓了下去,彷彿原地一個漂亮的京劇式翻滾一般,那球也因為這個動作而在球拍上完整的做完了整個摩擦過程。

但這個過程其實很複雜,因為第一段摩擦時幾乎是標準的上旋,但隨著身體側翻,這個球的後半段就開始帶上了側旋,到最後飛出去的時候,這球不但在垂直方向上瘋狂往下扎,就連水平方向上也是側拐彎的。

王超再退一步,眼睛死死的盯緊了正瘋狂旋轉而來的小球。

有時候選手與選手之間的交鋒,其勝負就在一兩個極小的點上,譬如我能不能擋住你的一招殺板,或是你能不能跟上我的進攻節奏。

對於任何與蕭飛交手的人而言,破解蕭飛最大的關鍵就是,擋不擋得住他這招大蟒翻身,若是擋得住,又能擋到什麼地步?

是勉強守住,還是完美防禦?

王超其實很少跟對方比拼純力量,當對方力量過於剛猛時,他的最佳選擇往往是打快節奏回頭球,利用自己對球速和旋轉的精確判斷,用推擋的方式直接把球壓回去。

但這次他決定要正面試一試。

因為這個球實在是太轉,太飄,摩擦的過程太長,摩擦的步驟太複雜,他實在是沒信心純粹用推擋的方式來化解。

他一聲吶喊,正手狠狠往斜前方揮過去,腰部帶動跨步,全身半轉,一個極其漂亮的正手前衝弧圈拉球。

“噗”的一聲悶響,如同放了個輕巧屁,王超氣勢洶洶的拉球拉歪了。

確切地說,不是他拉歪了,而是這個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側拐弧度過大,王超預判不足,導致這球觸拍的時候,已經是球拍的外側邊緣。

所以王超一用力,它就直接從側面飛了出去。

1:0,蕭飛先拿一分。

王超重新拿到發球權。

他再次發了個短下旋。

剛剛蕭飛的搶攻在他看來屬於搏殺,他並不在意,因為從來沒有人可以透過搏殺球打完全場的。

在王超看來,只要穩穩守住不出紕漏,讓提前搏殺的對手無法拉開分數,那麼打下去的話,氣勢上此消彼長,勝利就是囊中之物。

但又是七個回合之後,蕭飛再次主動臺內挑打,又成功了。

王超依然退步守住了。